华为盘古大模型急欲落地:大量接触创业公司搜寻创新场景四个月内重构政务、汽车、矿山等B端方案|聚焦
《科创板日报》12月19日讯(记者 郭辉) AI大模型在经历整整一年的技术爆发和创业创新后,如今逐步迈入实现商业化的“第二赛程”。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正寻求创新行业落地。在过去四个月中,华为云在构建大模型能力同时,还重建了大量B端面向不同产业的应用落地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华为云曾表示明年将重点推行盘古大模型在其内部军团当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尽快在创新生态领域企业做出标杆案例。“华为现在不想放弃千行百态当中的任何一个重要角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模型商业化普遍面临成本问题,且降本路径不够明确。有大模型产品用户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近一年以来大模型成本确已逐步下降,但对于中小企业和部分面向C端用户的项目来说,仍有不小压力。
盘古大模型寻求落地
自盘古大模型3.0发布以来,华为正发力搭建基于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生态。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华为重建了大量面向B端的应用落地。据华为相关业务人士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行业大模型层面,精选并落地了数个高优行业,包括政务、矿山、气象、汽车、医学、数字人、计算研发等。
围绕上述几个L1级行业,华为内部在探讨,大模型目前究竟在哪些产业具备了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可能,同时还能获得正向的商业闭环。
据介绍,其中由于政务板块市场有国产信创需求、有数据敏感性诉求,同时政府对基础设施有相对充裕的商业策略,因此政务将会是华为云大模型目前Top1的to B赛道,未来会相对投入较多的实践、人员和技术支撑。
在大模型落地策略上,一方面由于华为近年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军团制打法,自身具备多达15个面向不同行业的场景能力。据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华为云曾表示明年将重点推行盘古大模型在军团中的应用赋能。
另一方面,华为云也在大量接触创业公司,寻找在外部创新领域的行业能力和商业化可能。另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称:“华为云现在不想放弃千行百业当中的任何一个重要角度。”
据了解,在日前举行的华为云加速器——盘古大模型AI生态加速营结营开放日上,华为云与薪人薪事、圣曈科技、横方健康、爱设计、万店掌网进行了合作签约,并宣布将基于昇腾AI云服务和盘古大模型进行联合创新。
圣瞳科技创始人高圣哲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表示,该公司与华为云聚焦矿山领域,有两个项目正在往下落。“华为在多个区域有落地矿山CV大模型的需求,因此需要圣瞳科技这样拥有创新技术的生态商在L1级别去训练L2级别模型以供客户使用。
高圣哲表示,从双方合作来看,“华为云开放生态价值网络,希望联接创新企业技术,打造标杆案例,赋能千行万业。”
**如身机器人创始人师云雷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表示,该公司康复与健康机器人的创业项目发展处于相对前期,团队正在搭建硬件产品能力,通过华为云加速器的赋能,跟华为云的合作将在明年年初推进接入盘古大模型的语言交互能力。
大模型应用前景清晰 但降本路径仍不明确
对于未来是否会呈现一个或两个大模型占据市场“统治地位”的情况,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表示,“不能够做判断。盘古希望能够在确定性的行业中,去解决关键问题,并在过程中构建华为的能力。”同时,其坦言:“让行业客户真正理解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需要花费时间,要靠国内的算力储备,靠华为云行业客户的能力积累。”
康宁表示,华为的AI能力将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只支持盘古大模型,还要支持百模千态,“跟科大讯飞、百川、智谱等都将保持开放合作。”
有企业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华为生态非常开放,不仅可以接入盘古大模型,也可以接入其他大模型,实际不需要担心二选一问题”。
“大模型行业到今年年底来看,前景就非常清晰了。”如身机器人创始人师云雷表示,自己几乎是最早一批GPT的付费用户,从最早的文本模型到混合的多模态模型,发展速度非常快。“大模型会类似于当年的互联网,重构各行各业,在医疗健康领域——尤其是有着强人机交互需求的场景,需要尽早拥抱大模型带来的变革。”
圣瞳科技创始人高圣哲表示,从实践来看,在业务层面大模型的泛化能力直接减少了算法在现场需要调试的时间,因此也直接降低了使用的成本。“接入大模型后,初创公司更多需要关注软件层怎么让客户把产品用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普遍认为,成本是目前大模型落地和实现商业化的一大核心障碍。
对此,圣瞳科技创始人高圣哲表示,现在购买大模型能力的用户多为大型企业,但如果真要落到百模千态,让每一个企业都能够用大模型能力来处理他们内部或外部的业务,就需要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关注用户成本的问题。
“现在国内大模型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成本已经逐步下降。”如身机器人创始人师云雷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但对于业务面向C端场景的项目来说,若成本核算至用户月度付费层面,情况仍不够乐观。
整体来看,目前包括盘古大模型在内,行业降本的路径或尚未明确。
对此,素问科技创始人王巍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大模型用户数量大了之后,实际大规模的用户交互也会随之而来,背后算力支出也会相应增多。所以究竟是在整体算力上进行调用方式优化,还是扩大用户量分摊成本,实际很难界定。”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