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一年超200个国产大模型出世,数看百模大战竞争格局

一年超200个国产大模型出世,数看百模大战竞争格局

新火种    2023-12-04

2022年11月30日,美国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一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对生产力革命性的突破,令全球科技界纷纷围绕大模型发力,国内更是掀起了一场热烈而焦灼的“百模大战”。

如今,国内大模型战局如何?厂商阵营分布情况如何?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国内已经有至少200家大模型厂商推出了各自的大模型,其中,通用及金融垂直领域大模型落地最快,北京、上海、深圳推出大模型的数量稳居前三。

从分布区域来看,北上深三城大模型研发力领先,各有优势,且均在AI政策扶持方面发力。根据数据统计,北京大模型厂商数量遥遥领先,大约是上海和深圳的三倍。根据IDC《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北京位居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首位。今年5月,北京市政府12天内连发3个AI相关文件。上海方面,今年7月,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布,并发布了“模”都倡议,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产业集群,打造AI“模都”。而深圳也在今年5月发布《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同步发布首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统筹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以最充足的算力、最大的政策支持、最优的产业生态、最好的人才环境、最丰富的场景应用,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此外,杭州、广州也进入大模型厂商数量前五榜单,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在前五位中占两席。

在大模型厂商类型方面,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入局,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大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垂直于AI领域的厂商,以及智谱华章、百川智能、达观数据、等大模型初创企业,还有金融、汽车、教育、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垂直行业企业也基于垂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积累等能力,自主研发大模型。市场上也不乏高校、研究机构的身影,约有近四分之一的大模型由高校、研究机构发布,中国科学院下属多个院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还有一些产学研共建实验室、研究院所等也是大模型研发的新力量。

大模型在各行各业“落子不断”,从统计数据来看,除了通用大模型外,在金融行业的落地速度最快,有近15%的大模型都是金融垂直大模型。在消费金融领域,奇富科技、乐信、马上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先后发布了自研大模型;在投资决策领域,蚂蚁集团发布了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智能助理“支小宝2.0”和面向行业专家的金融业务助理“支小助”,恒生电子聚焦投顾咨询、投资顾问创作、资管与托管产品运营和投研等业务领域,发布了多款光子(LightGPT)系列大模型应用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大模型正在不断刷新应用“进度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0个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面向社会开放。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研究员 熊润淼

设计:高爽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