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沪杭合作“双城记”:政府搭场景两地企业加速市场要素流动
11月30日,“数链沪杭智绘未来”2023投资上海·全国行(杭州站)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合作大会在杭州举办,13个重点项目与浦东新区、徐汇区、松江区签约,总投资约110亿元。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引擎。根据11月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强市榜单中,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广州市位列前5名。
上海和杭州同属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加强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将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勾勒新图景。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是市场要素流动,产业、科研、人才资源随着不同层级企业间的合作逐渐盘活,既有大树也有草原,形成数字经济“热带雨林”般的区域产业生态。
(2023投资上海·全国行(杭州站)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合作大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招商引资不是简单地把一个企业跨区域再迁移,而是要在资源要素层面,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资源,又好又快地成长。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市场驱动、订单驱动,我们要通过应用场景的方式,让更多企业获得第一单,通过市场机制做大做强。”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长三角企业产业互动频繁
杭州湾一衣带水,沪杭之间因共生而亲近。
从国家层面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战略规划文件相继出台;从市场层面看,沪杭两地企业之间互动频繁,正在谋求更大市场空间、更高能级创新、更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长三角一体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产业合作方面进展迅速,此次来杭州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主题,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两地优势,加强两地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合作。
“上海在数字经济领域有不少头部企业,也有很多腰部企业和热带雨林式的中小型创新企业,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有很多头部企业,细分领域具有特色,未来产业合作能够拓展更多的数字经济示范场景。”刘平说。
在本次推介会上,浦东新区和云合智网、普望生物等企业签订重点合作项目,徐汇区和极氪汽车、元化医疗等企业签订重点合作项目,松江区和圣风多媒体、航沺纳米等企业签订重点合作项目。
圣风多媒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拟投资 5000 万元在松江区投资建设 AI 智能教育总部项目。该公司联合创始人东方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期望将AI教学的数字系统在浙江进一步推广,也了解到浙江有很多数字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期望能依托集群和平台进一步沟通合作。
上海航沺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何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拟在松江投资建设航沺纳米科技项目,看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整个创新生态的发展前景。
“长三角一体化对企业协同创新有很大帮助,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给企业带来产业集聚的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众多顶级的科研院所都集中在江浙沪,这里也是人才高地,众多新材料方面的科研成果都可以在这里实现更好的产学研转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何玲说。
具体到上海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区域,浦东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上海数据交易所落地浦东张江,已建成国内首个数据交易链,同时,浦东正在建设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的核心承载区,打造“一核三园两港”产业空间布局。浦东的数字经济产业应用生态持续完善,拥有覆盖医疗、汽车、金融、贸易、航运等重点领域的“3+6+6”产业体系。
徐汇区则围绕“4+3+X”产业布局,持续推动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现代金融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徐汇区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魏兰在推介会上表示,徐汇正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新引擎,集聚了腾讯、阿里、商汤等上海1/5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率先建成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汇聚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共创人工智能上海新高地。
松江全力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和松江枢纽建设。松江区副区长陈容表示,松江正瞄准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松江“6+X”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智慧安防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都形成了松江特色。
“在数字经济下半场,上海的IT和互联网企业已经强势崛起,既有‘大象起舞’,也有‘蚂蚁雄兵’;既有国之重器的硬核产业,也有精致婉约的新业态新模式,呈现‘热带雨林’式的繁荣景象。”王东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分享中提到。
数字经济沪杭合作优势互补
杭州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锋城市,去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软件信息产业占比超过7成,集聚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上海作为中国纵深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样板之一,明确推动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推动40个生活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政企共建、社会共享。
尤其在数字经济方面,沪杭两地发展数字经济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去年,阿里飞天云智能华东算力中心落地上海,为长三角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算力支撑。
“上海是中国企业成长的放大器,阿里有越来越多的业务诞生、成长于上海,在沪实现从0到1的快速发展壮大。”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上海总经理高骏杰介绍,企业在上海布局的“三总部三中心”在阿里巴巴生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王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关注到拼多多的市值迅速增长,折射出上海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未来要进一步打开政策空间,创造更多让创新企业脱颖而出的机会。
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营收为688.404亿元,同比增长94%,就在当天,从开盘到收盘,拼多多总市值从1564亿美元飙升至1847亿美元。
在王东看来,上海和杭州在数字经济的很多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例如电商、互联网领域,要看到企业自身价值、业态模式探索方面的合作空间,“很多杭州的企业已经在上海布局,下一步,上海的企业也会去杭州布局,充分利用两地研发、渠道、投融资资源,共同把长三角新经济、新业态、新电商的影响力做大做强。”
据介绍,此次2023投资上海·全国行(杭州站)选择数字经济的主题比较广泛,仍有进一步延展的空间,未来会更好地联动上海和杭州以及浙江,也会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例如集成电路、互联网具体行业,合作形式还可能拓展到重点产业园区的双向交流。
“最主要的还是企业自身的选择,企业要从技术转移或要素资源充分利用角度进行市场化对接,政府只是起到助推作用,最终互相拥抱的还是企业。” 王东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