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数字中国·全球沟通”复旦论坛(2023)成功举行

“数字中国·全球沟通”复旦论坛(2023)成功举行

科创板日报实习记者张诗琪    2023-11-27

《科创板日报》11月26日讯(实习记者 张诗琪)11月26日,由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数字中国·全球沟通”复旦论坛(2023)成功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智能传播和共同体建构展开交流。

在论坛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四川报业集团总编辑李鹏,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教授及院长漆远,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及数据科学学院讲座教授祝建华等多位学者、业界精英发表了主旨演讲,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为中国的智能传播与共同体建构建言献策。

image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以全媒体理论与技术社会化、国际传播、计算与智能传播、媒体融合与现代传播体系为主题。

在媒体融合与现代传播体系这一主题论坛上,学界与业界代表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该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全媒体理论与技术社会化方向负责人张志安主持。image

面对目前主流媒体均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布局账号、分发内容这一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卢家银首先提出问题,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具有舆论动员能力的新闻媒体,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能否像以往一样保持客观、中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陶建杰则对现阶段媒体客户端的发展路径表示担忧。

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掀起了全球的大模型热潮,也引发了各界对于AI技术的讨论。

“颠覆性的AI技术,对媒体来说到底是机会还是挑战?”澎湃新闻总裁刘永钢认为这是一大挑战,“越是在AI时代,越要回归媒体本来的初心。”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称,对于中国媒体行业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AI技术的冲击,而在于优质内容的稀缺。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总编室主任朱玲则表示,SMG早于2021年8月上线数据中心Beta 1.0版本,通过定时采集、分析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从而指导内容生产。

编委、《科创板日报》主编徐杰拆解了《科创板日报》近期几条影响力较强的原创电报后提到,从新闻、信息、数据,到产品,这背后是AI技术工具化的推动,媒体要善于找到价值性信息,资本市场一直存在刚性的信息需求。”

张志安教授最后总结称,互联网平台和专业媒体曾经从零和博弈到互相依赖再到如今的互为嵌入,媒介融合推进了数字化的生产,过去的十年非常值得。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