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英特尔:智慧城市是大模型落地首要场景,最易实现商业闭环
编者按:经过十年的发展,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从数据整合进入到云、网、边、端协同发展的数智化阶段。以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厂区等为依托的智慧城市已逐渐找到相应的落地场景,且市场规模正逐步扩大。近一年来,在AI热潮的推动下,智慧城市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市场机会?《中国电子报》与英特尔公司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Renu N. Navale展开了深度对话。
大模型率先落地智慧社区
中国电子报:2022年11月英特尔发布了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一年多的时间里,智慧社区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Renu N.Navale:从去年11月到现在,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典型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始爆发,包括GPT等语言大模型,以及视频大模型等其他行业大模型的爆发。此外还有将多种感知融合,实现全息系统技术的发展。这些是我们看到的技术层面的大方向。英特尔今年下了非常多的功夫,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这些技术落地。
比如说,在技术上,传统AI要用庞大的数据量去训练,才能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但大模型带来了运算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用少量的数据就达到非常高的准确度。所以我们就提供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在边缘侧提供再训练的机制,以提高客制化能力。
再比如,不同市场领域及其差异化的服务场景,例如教育、社区、工厂等等,对准确度的要求不尽相同。我们借助大模型在运营中做再训练,就可以面向不同场景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与PC、汽车等应用场景不同,在新技术落地上,智慧园区、智慧社区会更快。因为大模型的多模态优势,在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更容易形成商业闭环。所以可以看到大模型在很多领域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在智慧社区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先行落地。
中国电子报:大模型的应用将给智慧社区带来什么变化?
Renu N.Navale: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希望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更加温暖舒适。不论有没有大模型,这都是我们发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英特尔来说,大模型和生成式AI都是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的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实现原先无法企及的目标。
传统的AI技术做的工作,是把许多非结构化的数据变成结构化的数据。而采用大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看出这些结构化数据背后的意义,例如基于现有数据对未来做预测性的分析。
智慧城市的未来是无感化治理
中国电子报:如今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几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Renu N.Navale:智慧城市不是新的概念,2008年最早作为“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后来其概念逐渐延伸,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融入了市面上出现的各种技术,从无线通信、遥感、云计算到现在的5G、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多种多样的技术,新技术的融入逐渐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内涵。我们现在提建设智慧城市,不论是智慧商业、智慧交通、智慧园区,还是智慧社区,有几个共同的趋势:第一,城市感知能力越来越强。第二,感知手段越来越多,城市感知无所不在。第三,AI算力要求越来越高。第四,“连接”无处不在,
任何设备都不再孤立地存在,城市中任何一个角落也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所有的终端都可以实现连接。第五,云边协同越来越紧密。从端侧连接,慢慢地发展到云侧、边和云、边和端结合。
基于英特尔技术的边缘服务器但不论“智慧城市”概念发展到什么阶段,发展智慧城市都是为了让城市更加美好。当我和我的同事探讨未来技术走向的时候,我们也会问自己,如何让城市更安全?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如何能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尝试:做交通监测和智能监测规划,让大家避免交通拥堵,这样的话可以为每个人节省三个星期原本会堵在路上的时间,这样大家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或者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这套思路同样也指导我们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将空气污染减少21%及以上,为人们打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设智慧城市,我们现在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建设一种数字基础设施。我们希望在高速公路等物理基础设施之外,建设一套出色的数字基础设施,从而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
中国电子报:刚才谈论的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在实际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过程中,英特尔会从哪些方面着手?
RenuN. Navale:对于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有三个着力点。第一是认知,提升在每个数据点上的智能化程度。第二是感知,以多模态传感器融合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第三是融合,通过从边缘到云(混合人工智能)的多种用例整合,实现从设备到边缘到云,再到边缘的融合。
智慧社区带动多行业增长
中国电子报:智慧城市会给产业带来哪些新增长点,有哪些比较典型的行业场景?
Renu N.Navale:智慧城市落地的场景其实包罗万象。从产业层面来看,由于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的建设有非常强的地产属性,所以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变化会比较典型。
近几年中国的房地产业相对平稳,我们有没有可能从智慧化运营的角度为其提供一些升级路径呢?我们很多合作伙伴观察到,虽然中国很多房地产商的增长势头有限,但各个小区配套的物业营收情况还不错。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物业运营服务商的运营成本很低,另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社区内广告投放等方式实现营收。
而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为社区服务提供更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房地产商、物业公司等将服务做得更精细化。其中包括与业主的沟通方式、车辆的管理、广告的投放,还有帮助商业地产规划广告投放等方面,我们的合作伙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
基于我们与合作伙伴的观察,地产业可能会慢慢地从第二产业发展为第三产业。建筑本身的价值将会逐渐下降,服务的价值会逐渐上升。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做的工作,不论是提供社区管理智慧大脑,还是数据归集整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产的“服务”价值。
智慧城市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中国电子报:除了房地产行业之外,还有哪些可以由智慧城市带动的细分场景吗?
Renu N.Navale:不仅仅是房地产,其实还有很多传统行业都从原来的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与此同时,城市整体在追求精细化经营。例如工业园区、商业社区等都有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我们的合作伙伴中有智慧社区服务商,可以帮助提升在细分场景前端感知层的智能化水平,以及终端设备的自动化能力。例如我们的合作伙伴熵基科技提供的智慧云厦平台和IOC智慧运营中心,就可以实现园区运行安全一屏统览、园区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可大幅提升园区、社区运行效率。
我们还把智慧社区技术带进医院。我们与合作伙伴合作了一款边缘服务器,可以提供生成式AI技术。我们将这款服务器安置到印尼的一家医院中,为这家医院护士站的坐席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持。当护士在忙的时候,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可以通过这个机器人的语音助手功能完成简单的问询和信息确认工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智慧养老将成为社会广泛需求。现在很多地方的社区适老化改造方式,是在墙上安装一个报警系统,比如香港就建设了老年人看护系统,如果老人有紧急事项需要帮助的话,可以按按钮请求援助。但是如果老年人已经发生了意外,或者报警装置距离老人很远,很难触及怎么办?我们有合作伙伴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利用脱敏的视频技术,判断老人有没有跌倒。如果老人持续一定的时间不动,这套装置就会自动报警。
我们的智慧城市在体育赛事领域也有所布局。过去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像马拉松这种大型赛事,需要管理者沿路站在不同点位上观察队伍。而现在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利用沿路的楼宇监控和无人机技术实现全程监管。也就是说,无论队伍走到哪里,这套监管系统都能保证整个队伍处于可视范围。不论哪里发生拥挤或者异常,管理者都能快速掌握全局,从而做出现场调配。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赛事中的突发意外。
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比如访客引导、虚拟前台、应急响应系统,、智能交通监控、电动汽车充电、智能停车、废物管理等等,如果智慧城市的面铺得足够广,我们完全可以拥有一个由AI赋能的智慧城市。
RenuN. Navale介绍的未来智慧城市场景
软硬件需求多样化
中国电子报:刚才畅想了很多智慧城市的建设场景。落实到技术实现上,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软硬件环境?
Renu N.Navale:在智慧城市市场,客户的需求更加复杂化,技术本身的性能、场景、业务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总的来说,算力中心等更大规模的数据场景,需要更大算力,尤其需要可用度高、稳定性强的算力芯片;相比之下,小场景更关注节能、低功耗的需求。除此之外,应用在各个环境中的产品也需要我们为复杂的应用场景提供客制化服务,使产品与场景适配。例如在路口安装的产品,会面临连续暴晒、连续的阴雨天等情况,需要产品能够应对各种温湿度环境。又如东北地区室外温度极低,产品将更关注室外稳定性。
中国电子报: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英特尔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Renu N.Navale:一方面,我们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硬件设备,配套客户所需要的云端算力。英特尔可以提供芯片以及核心处理器、集成GPU、边缘人工智能盒子、边缘AI服务器等多种产品。另一方面,我们提供工具、软件和参考方案,包括大家熟知的OpenVINO、FlexRAN,以及oneAPI等等。通过软硬件技术支撑,我们已经带来了上百个成熟解决方案,还实现了全栈式安全,优化了全球软件,推动开放标准的发展。
但在我们提供的服务之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与生态伙伴的紧密合作,推动这些完整的解决方案落地。英特尔这几年在深耕各个行业,和每个行业的核心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目的就是支撑好、服务好行业合作伙伴,让这些伙伴能够服务好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正在投入大量资金,与各位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稳固的关系,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
多样化的硬件配件
中国电子报:未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参与者的竞争格局将是怎样的?
Renu N.Navale:对于智慧社区,其应用场景非常多,由单一类型的芯片,或者单一芯片的供应商来满足所有需求是不现实的。英特尔作为芯片供应商,不可能提供市场需要的所有类型的芯片。英特希望的是与合作伙伴,或者是友商们一起,把智慧城市的市场大蛋糕做大。智慧社区、智慧园区这个市场,10年前、15年前需要的芯片量不见得有那么大,现在我们在一起合作把它做大,这是行业所有的从业者都想看到的。
英特尔提供的软件工具,不仅支持英特尔平台,也支持很多友商的平台。例如我们做的OpenVINO,之所以是“Open”,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开放的社区。英特尔会秉持技术上的良性竞争原则,将选择的权利提供给合作伙伴和友商们。我们还会继续秉持“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和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以及行业里面所有的友商一起合作,把各个行业的市场做大做深。
未来面临高算力需求
中国电子报:如何看待当前数字化浪潮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该行业未来前景如何?
Renu N.Navale:首先,我的直观感受是,整个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智慧城市是一个容纳了各个行业的的领域,需要计算的地方越来越多。最开始我们在行业中做零售相关的项目比较多,后来慢慢发展到智慧交通和教育,这几年又逐渐向工业、医疗、智能交通拓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计算节点,并且需要的计算节点也在增多,这对于英特尔来说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中国电子报:在智慧社区领域,英特尔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Renu N.Navale:作为英特尔全球智慧城市部门的管理者,我必须要强调,中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和应用是领先于全球的。不论是对市场潜力的挖掘、还是对很多场景的部署,中国都是走在前面的。通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当中就需要越来越多的IT支持——原来是用人来支持,现在是用计算来支持。所以从中国市场来看,我认为未来的机会是越来越大的。
在中国市场,我们既有很强的合作伙伴,正在一起推动这个市场;同时英特尔的全球部门会对OpenVINO、Geti等技术进行深度研发和优化,再向中国输入,并融合中国本地客户的需求和我们合作伙伴的支持,将其打包成一个真正的创新产品。我们在中国研发出这样的产品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向亚太、欧美等地区推广。
中国电子报:当前在人工智能的带动下,各行各业都在担心“算力荒”的问题。算力紧俏的问题是否在智慧城市领域同样存在?
Renu N.Navale:算力是个共性问题,在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当中,算力的需求也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做的各种信息化应用,都离不开算力,算力的需求是一个基础性的存在。例如要优化交通管理,需要的算力是无穷无尽的,如何提供算力,并将其应用到场景的各个细节中,是我们会长期思考的问题。
作者丨姬晓婷编辑丨张心怡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