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对宠物说话的方式和对婴儿说话一样
【编者按】
有证据可以证明,音乐在发育上,甚至在进化上,优先于语言。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23年9月出版的《歌唱的尼安德特人:语言和音乐的起源》一书通过分析我们与处于前语言阶段的婴儿(或者宠物)口头交流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这一点。本文摘自该书第六章“对婴儿说话和唱歌”,有删节,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歌唱的尼安德特人:语言和音乐的起源》书封
婴儿是天生的音乐家
“儿语”“妈妈语”和“儿向言语”(IDS)这些术语都是用来描述我们对尚未习得完整语言能力的婴儿(从出生到三岁左右)说话时的独特方式。大家应该都很了解儿向言语的一般特点:与面向年龄更大的孩子和成年人的言语相比,音调整体更高,背调范围更广,“高清晰度”的元音和停顿更长,短语更短,重复更多。
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说话,是因为人类婴儿在能理解词义之前,对言语的节奏、节拍和旋律感兴趣,并且很敏感。实质上,口语中常见的旋律感和节奏感——韵律——被高度放大,我们的话语因此而表现出了音乐性。史蒂芬·平克认为,人们为了形成音乐能力,借用了语言韵律感背后的“心理机制”。但是,儿向言语的证据则说明他有关音乐和语言的观点颠倒了顺序:从儿童发育的角度来看,语言神经网络的发展可能是以音乐神经网络为基础或蓝本的。
过去十年间,众多发展心理学家对儿向言语中节奏、停顿、音高和旋律的作用展开了研究,我们对儿向言语的科学认识因此取得了极大进步。斯坦福大学的安妮·弗纳尔德(Anne Fernald )教授是这方面的领先学者之一。她发现,男人、女人和儿童(甚至是学龄前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用儿向言语和婴儿进行交流,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还是别人的孩子和兄弟姐妹。他们的“韵律放大”之间有非常多相同点,但也有细微的不同,比如,父亲的音高范围可能不如母亲广。
另一方面来看,初次和婴儿交流的人会和经验丰富的妈妈一样放大说话时的韵律感,而且婴儿很喜欢。实验结果表明,比起正常的言语,婴儿更喜欢儿向言语,而且声音比面部表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反应。早产儿也是如此。儿向言语比其他方式(如轻抚),更容易让他们安定下来。而且孩子的积极回应会促进非语言交流的发展。实际上,韵律感的功能之一是产生成年人对话中至关重要的话轮转换。
放大韵律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是身体能力或心理能力的作用。如果用类似的方式和病人或老人说话,他们的回应会很消极。当然,成年人之间的交流确实也有一定韵律感,不过不同语言的程度有所不同。在用英语交流时,如果某些词没有特定的语调,那话语的含义和对情绪所产生的作用会丢失很大一部分。儿向言语中韵律的放大虽然可能有同样的功能,但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也起着一定作用。当成年人教给婴儿一个新词时,他们可能会用格外高的音调来强调这个词,并且会把这个词放在话语末尾,但他们并不会用同样的音调去教一个成年人。韵律还可以用于帮助孩子习得语言中的句法。停顿的位置意味着一个从句的结束和另一个从句的开始,与成人言语相比,这点在儿向言语中更明显。一般来说,儿向言语中韵律的放大会帮助婴儿拆分听到的音流,从而能听清单独的词和短语。实际上,母亲会根据婴儿当前的语言水平对所使用的韵律进行微调。
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确实很奇妙。但是,如果你认为儿向言语中的韵律主要是为了帮他们完成这一项任务,那你就理解错了。
……
这类实验表明,在儿向言语中,“旋律即信息”——单凭韵律,就能了解说话人的意图。无论是何种信息,对孩子都有好处,因为有研究发现,婴儿所接收的儿向言语的质量和数量与孩子的成长速度之间存在关联。
随着幼童渐渐能理解词义,儿向言语还会出现细微变化……在此阶段,语调的具体模式和停顿会促进语言的习得。
儿向言语的普遍性
从根本上讲,儿向言语与语言无关,这一点能从其共通的音乐特点中得到证实。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说哪种语言,在和婴儿说话时,本质上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改变言语模式。
弗纳尔德和同事进行了儿向言语的跨语言研究,其中包括法语、意大利语、德语、日语、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她们发现各种语言在韵律的使用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这说明儿向言语存在共性——音调同等程度的升高、高清晰度和重复等。她们还发现了一些特定语言中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日语与其他语言相比,情绪表达的程度普遍较低,这可能意味着表达方式整体上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可能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在美式英语中韵律放大的程度最大。
通过记录婴儿对从未听过的陌生语言的反应,研究者证明了儿向言语的普遍性。在一项实验中,来自英语家庭的婴儿和母亲坐在一个三角形隔间里,婴儿坐在母亲腿上。隔间两边有图片和扬声器,图片上是相同的女性面部照片,表情为中性,扬声器与邻近房间的磁带录音机相连。婴儿会听到儿向言语:一个扬声器表达赞许,之后另一个扬声器表达阻止。每种情境八个样本随机播放,婴儿对每个录音的反应分五级记录下来,程度从皱眉(最低)到微笑(最高)。
这一实验的关键在于,言语样本不仅有英语,还有婴儿之前从未听过的四种语言——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日语,之后再用英语以相同韵律播放无意义的词语。而且,增强的响度受到了过滤——响度变化是儿向言语在表达赞许和阻止时最为明显的不同。实际上,婴儿听到的只有旋律。
结果无可置疑:婴儿无论听到了哪一种语言,即便是无意义词,也做出了恰当的反应——在听到带有阻止意味的语句时会皱眉,听到表达赞同的语句时会微笑。但是,有一个意料之内的例外:婴儿对日语没什么反应。弗纳尔德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日语的儿向言语比其他欧洲语言的儿向言语的音高范围更窄。其他研究发现,日语的声音表达和面部表情很难破解,这一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研究保持了一致。
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学研究所的发展心理学家梅希赫德·帕普塞克(Mechild Papousek)率领团队,对声调语言和重音语言的儿向言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分别说汉语和美式英语。研究发现,虽然讲美式英语的母亲比讲汉语的母亲音调更高,音调范围更广,但是音高轮廓与情境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这为研究者们证明儿向言语之间存在共性提供了证据。在另一种声调语言科萨语的儿向言语中,也发现了相同的特征。
研究者们在英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的儿向言语中,发现了相同的韵律模式,这或许不足为奇,因为这些语言有着共同的起源,而且产生时间相对较近,可能不超过8000年,因此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但是,使用科萨语、汉语和日语的母亲竟然也会升高音调,扩大音高范围(在日语中变化程度有限),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诸如科萨语和汉语的声调语言中,词义会随着音高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在以英语为例的重音语言中,音高的变化改变的只是在某一句话中词的重要性——实际意义并没有改变。日语是一门“音高-重音”语言,会使用一定的对比音调。
在像汉语这样的声调语言中,韵律的放大对孩子来说,势必会混淆语义——音高的变化是为了改变词义,还是只是为了强调?实验发现,说汉语的母亲会本能地使用各种超越语言规则的策略。有些情况下,她们会直接违反语言规则,完全改变汉语词汇的声调,使用全球通用的、能激发情绪的儿向言语旋律。
如果儿向言语中韵律的放大只不过是语言学习的手段,那么我们应该能看到科萨语、汉语和日语的儿向言语与英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的儿向言语迥然相异才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进一步证明了儿向言语的心理机制起初属于一种能调节社会关系和情绪状态的音乐能力。除了儿向言语,我们还有其他证据,即宠物导向式言语(PDS)。
小猫咪,有什么新玩意儿呀?
儿向言语和宠物导向式言语之间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关系。当我们和自己养的猫、狗或其他宠物(我的话,养的是兔子、豚鼠和金鱼)说话时,我们也会放大言语中的韵律特征。但与和孩子说话不同的是,我们都知道宠物无法习得语言。
西悉尼大学的丹尼斯·伯纳姆(Dennis Burnham)和他的同事探究了母亲对孩子(IDS)、宠物(PDS)和其他成年人(ADS)的说话方式的异同,该实验中的宠物为猫和狗。他们衡量了言语的三个方面-音高、“情感”(衡量能听到语调和节奏但听不懂词义的程度)和元音的高清晰度(衡量元音放大的程度),这三个方面也是儿向言语的特点。
从统计数据来看,儿向言语和宠物导向式言语的音高相同,而且都比成人导向式言语高很多。儿向言语的情感程度等级要比宠物导向式言语更高,但此二者都明显高于成人导向式言语。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人们和宠物说话的方式与和婴儿说话的方式一样。但是,研究发现,在元音的高清晰度上,宠物导向式言语和成人导向式言语是一样的;这两者的放大程度都不及儿向言语。
通过这一研究,伯纳姆和同事得出结论,人们会凭直觉对言语进行调整,以满足听者对情绪和语言的需求。猫和狗与婴儿类似,都有情感需求,而这或许可以通过升调和提高话语的情感水平实现。但与婴儿不同的一点是,宠物没有任何语言需求,所以,与宠物交流时,高清晰度的元音没有什么用处。这说明,在儿向言语中,高清晰度的元音是为了帮助孩子习得语言,而不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
伯纳姆的研究非常有趣,而且还能拓展到探究儿向言语和宠物导向式言语的其他异同点。但我们必须认可他们所记录的另一观察结果:猫导向式言语(CDS)和狗导向式言语(DDS)之间没有区别。
……
大脑发育
人类新生儿大脑是成人大脑的25%大小。基本上成人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元在出生时就已经都存在了,人脑的增大几乎完全是因为树突和轴突的增长。此过程还会涉及髓鞘形成——神经胶质细胞的增长。这种细胞让轴突“绝缘”,加快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虽然人在一生中一直会有髓鞘形成,但形成最密集的阶段是在出生后不久,其对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
突触形成是因为树突和轴突的增长,是出生后大脑发育的主要因素。有些神经元可能会释放出吸引或排斥轴突的化学物质,这类化学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轴突生长的方向。每天会有上百万个新突触形成,它们相连形成神经回路,影响孩子今后的认知能力。
大脑发育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神经达尔文主义”,因为很多新突触无法存活到以后的生活中。该理论认为,突触在初始阶段过度生长,之后会选择性淘汰一部分。这或许就是“用进废退”:最常用、受刺激最多的神经回路会保留下来,形成最适合婴儿成长特定环境的认知能力。有实验能证明这一观点:在感觉剥夺的环境中养一批动物,之后检查它们的大脑。对在仅由水平线条或垂直线条所构成的环境中长大的动物来说,当存在这些线条时,它们的大脑更活跃。同理,在运动知觉受限的环境中长大的动物对运动并不敏感。在极端情况下,完全剥夺视觉会导致负责视觉的大脑区域缺失树突分支和突触,环境刺激完全无法将其激活。
虽然上述证据都支持神经达尔文主义,但也有一个强有力的案例支持“神经建构主义”——树突、轴突和突触面对环境刺激时增长。在“丰富的”环境中成长并且可能接受过特定训练的动物大脑结构与在无菌实验室环境中长大的动物有所不同。根据记录,老鼠、猫和猴子在发育早期时接受环境刺激,其树突和突触的增长会超过20%。
我们可以把现有神经回路选择性剔除的证据和受环境刺激而产生新回路的证据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发现大脑在成长过程中有巨大的可塑性。环境刺激的程度可能很小,只是一个触发器,促进神经发育。比如,语言学习中的“刺激贫乏论”可能就是如此:如前面章节所说,乔姆斯基和很多其他语言学家认为,孩子所接收的环境输入——即孩子所听到的话语——数量太少,语义太模糊,只能做到触发和微调所谓的“普遍语法”。
无论是神经达尔文主义,还是神经建构主义,或是二者的结合,很明显,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和话语来刺激婴儿并进行交流的人有效地将婴儿的大脑塑造成合适的样子,从而使其成为人类社会中有用的一员——无论是对家庭还是整个社会。父母都是凭直觉来做的——不需他人教授儿向言语——并在促进婴儿语言习得之前,运用音乐性的话语和手势来发展他们的情绪能力。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