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最新报告:金融业有望成为AIGC落地的“试验田”,或率先落地三大热门赛道
7月6日讯(记者 沈述红)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实现多方面发展,这无疑也将为金融业带来深刻变革。由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带动的金融创新,正在逐步渗透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各领域,成为金融机构不得不面对的全新挑战。
毕马威中国联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于2023年中国(青岛)金融科技峰会上共同发布的《2023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发展信心指数平均分提升至82.8,为近三年最高。调查显示,今年共有77%的受访企业将“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的担忧”视为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最主要困难,但较去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选择“合作摩擦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的企业占比则从45%增加到了54%。
《报告》称,有92%的受访企业看好AIGC金融应用前景,在ChatGPT引爆AIGC技术应用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化的当下,金融业有望成为AIGC落地的“试验田”。从落地赛道角度来看,综合金融科技、平台赋能科技、财富科技有望成为AIGC率先落地的三大热门赛道。
在监管科技层面,有21%的受访企业把“推广监管科技应用”作为首选项。与此同时,中国版“监管沙盒”也在持续推进中。不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带来的新的业务风险和监管体系复杂程度带来的合规风险,也对金融科技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机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担忧略有下降
据预测,2020年至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8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5%。到2030年,数字经济体量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随着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化,金融科技作为数字化时代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日益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力量。“整体而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变革,各类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会经历探索、加速、成熟等多个阶段。”毕马威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表示,当前,行业整体正处在从快速推进转型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平稳爬坡”期,数字化转型成果将在未来若干年内逐渐显现。
《报告》显示,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我国从疫情防控中快速走出,经济稳步重启。但当前我国经济复苏依然处于早期,各行业的恢复态势并不均衡。在不确定性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受访企业依旧保持发展韧性,对行业未来发展保有信心:2023年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发展信心指数平均分提升至82.8,为近三年最高。
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各类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评分基本处于2-4分,数字化进度保持平稳。其中,银行业评分连续三年稳居第一,保持在3.5分以上,处于行业数字化转型领跑者地位,证券资管业次之,最新数字化转型评分为2.9分。
受访企业主要从事的业务领域中,2023年平台赋能科技(33%)、普惠科技(14%)和财富科技(10%)位列前三。其中,财富科技的业务内容涵盖赋能财富管理价值链,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财富管理服务等。
调查显示,今年共有77%的受访企业将“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的担忧”视为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最主要困难,但较去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选择“合作摩擦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的企业占比则从45%增加到了54%,且有23%的企业将其作为了首选项,较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对此,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总监朱云帆表示,随着金融科技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场景日益增多,往往因沟通渠道不畅、协调机制复杂而产生较高的合作摩擦成本和管理成本。“金融科技公司标准化产品和金融机构客制化需求之间的差异也导致了该隐性成本增高的重要因素。”
他认为,金融服务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双方都应具备快速适应市场和科技发展的能力,早日形成新场景应用和落地的标准化合作模式。项目管理方面,提升治理水平,并通过引入内外部专业化人才,明确定义业务需求和技术方案,以打通沟通壁垒。“当然,面对新增的应用场景和多样化的客制化需求,如何部署和分配有效资源,持续高质量研发和迭代自身产品解决方案,亦成为科技公司的一大课题。”
AIGC有望深度融入金融机构日常运营
金融科技一直走在前沿技术应用的最前沿,在ChatGPT引爆AIGC技术应用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化的当下,金融业有望成为AIGC落地的“试验田”。
调研显示,共有92%的受访企业看好AIGC金融应用前景,并且27%的受访企业已有技术和产品布局。对于看好AIGC金融应用前景的企业来说,AIGC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风险。
例如,77%的企业认为AIGC可以优化业务创新、内容生产,深度融入金融机构日常运营,68%的企业认为AIGC能通过人机交互、提升虚拟场景的温度服务等方式升级用户体验,而在挑战方面,36%的企业认为AIGC会使数据收集、使用、披露面临更多合规要求,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成行业焦点。
从落地赛道角度来看,综合金融科技、平台赋能科技、财富科技有望成为AIGC率先落地的三大热门赛道,尤其是对于综合金融科技赛道,有47%的受访企业将其作为首选。
此外,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企业核心技术要素的分布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调研显示,综合技术赋能已成为行业内最主流的核心技术要素之一。在AI核心技术领域,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占比较高,分别为34%、25%。此外,受访企业在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智能语音与对话式AI等细分方向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朱云帆表示,在ChatGPT引爆AIGC技术应用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化的当下,金融科技企业有望把握生成式AI大模型崛起的机遇,依托“基础通用大模型+行业落地小模型”赢得金融领域的更多市场空间。
监管科技持续发力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科技发展迅速,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监管的创新和改革,并将其作为推进金融行业稳健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
《报告》指出,相较2022年,2023年“推进监管科技应用”选项超过了“持续推进中国版‘监管沙盒’”,其中21%的受访企业把“推广监管科技应用”作为首选项,比2022年提升3个百分点,监管科技对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作用日益增大。
与此同时,中国版“监管沙盒”也在持续推进中。“监管沙盒”是监管部门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一个测试、试点、探索的环境,以促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监管沙盒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促进“监管沙盒”的发展。另外,加强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等信息披露、发布实施金融科技标准规范、开展金融科技产品信息认证和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备案也是受访企业认为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的必要举措。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进步,为监管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为监管科技注入了新动能。监管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风险、预防违规、优化监管流程,更好地遵守监管规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发展监管科技是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的关键举措。”朱云帆分析,面对金融科技蓬勃兴起所带来的业态主体多元、长尾客户众多、产品跨界嵌套、集团混业经营、多重风险叠加等新特征新变化,金融管理部门注重将科技驱动优势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金融监管全链条,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等科技手段,逐步实现并优化规则数字化翻译、数据实时化采集、风险智能化分析、结果自动化处置等功能,着力提升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行为监管的科技应用水平,从而使金融管理部门对各类金融科技创新真正做到“看得懂、穿得透、控得住、管得好”。
不过,他认为,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带来的新的业务风险和监管体系复杂程度带来的合规风险,要求企业将数字合规工具无缝嵌入交易行为监测、业务数据报送、风险事件报告等场景,提升金融监管效能、降低合规成本、有效地促进监管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科技内生的技术风险出现时,将会对金融市场造成系统性扰动影响。“由于监管科技的运行依赖于架构逻辑、算法模型和指标为维度的正确性,这要求提供和使用监管科技的机构定期审阅指标和模型以确定其及时准确的反映监管需求,并在自动化数据采集过程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合规要求。”朱云帆称。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