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实现“加速跑”?
电动化与智能化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不断重塑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由“动力+底盘”的传统范式,过渡到“[智能化+电动化+个性化]*迭代速度”的新阶段。在现有的产业格局框架下,如何积极拥抱变革,接受迭代思维,开放协作,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会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课题。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之际,联合每日经济新闻重磅推出十期“知行天下·行研中国”专栏,每期邀请“1名安泰行研专家+1名业内专家”,围绕行业热点、难点与痛点,以文字对谈的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展开行业洞察。
在第八期对话中,上海交大深圳行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蒋炜与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胡国亮,围绕“汽车行业的时代变革”,共同探讨和分析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的现状与未来。
最终赢家:多能力整合的创新型车企
每经记者(以下简称NBD):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您认为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中,哪种企业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蒋炜: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并且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替代。
从品牌来看,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企销量占销售总量的84.8%,市场正在不断向头部集中,规模效应不断增强,头部车企有望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在头部企业中,又呈现出民营企业普遍取得销量增长,合资、外资企业普遍面临销量下滑的态势。能够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首先需要在产品技术方面根据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喜好进行持续的动态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其次,企业除了要有传统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跨行业协同能力和生态战略的思维,能够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形成有效的合作。
胡国亮: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累计电动化率33%,电动化进一步普及的趋势得到确认。同时,由于供求关系和出行市场逻辑的重整,新势力、传统主机厂的市场地位正在剧烈变化中。市场对智能化、电动化、网络化、个性化等方面的需求急剧膨胀。
在此背景下,行业的竞争格局由“动力+底盘”的传统范式,过渡到“[智能化+电动化+个性化]×迭代速度”的新阶段。在这种新范式下,以客户为导向、具备产品思维、勇于拥抱变革、具备快速迭代能力的创新型技术公司,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NBD:虽然目前多数电池均以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锂等在内的锂电池为主,但是宁德时代已经在钠电池方向有所突破。钠电池的运用会对锂电池的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电池的技术路线将会向哪个方向走?
蒋炜:电池材料存在不同的技术路线,并且正在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认为多种技术路线的并存有助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
数据显示,钠资源的地壳丰度是锂资源的423倍,且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而75%的锂资源都分布在美洲。过多、单一地依赖锂电池不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外,相较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只能使用价格更高的铜箔,钠离子电池的正极可采用更为廉价的过渡金属。总之,钠离子电池生产的最终成本将比锂离子电池少30%~40%,其运用将有望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
未来电池的技术路线将会向多元化、差异化、互补化的方向发展,钠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将会根据各自的优势,在不同应用领域形成合理的分工和竞争。
胡国亮:电池技术发展的核心,包括电化学体系的发展和优化,以及能量密度和成本、安全性能之间的矛盾的平衡。
电化学体系发展有两大路径,一是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实现车辆极致的轻量化;二是在能量密度达到大范围应用的门槛水平之后,优化现有化学体系并开发新的化学体系,在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实现成本的优化。
相较于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采用了地壳中含量丰富的钠金属而非价格较高的锂离子,在其大规模产业应用之后,理论上将进一步降低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减少对于稀有金属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依赖。
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快充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与锂离子电池兼容互补。未来电池技术路线将在不同应用领域,进一步分化平行推进,我们会看到高能量密度和较低能量密度电池产品的不同组合应用。
NBD: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在动力电池发展途中企业仍面临哪些挑战?
胡国亮: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电池需求旺盛,前两年动力电池行业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电池原材料价格飙涨。但下游需求的旺盛也抬高了业内对整个行业发展增速的预期,电池行业产能疯狂扩张导致供需错配,整个行业今年都处于去库存状态。
动力电池行业已迈入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阶段。从产业看,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结构更加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从企业看,企业从具备生产动力电池的基础能力,向更负责任、更高质量、更创新的生产和服务型企业过渡;对于用户来说,动力电池从满足其电动汽车使用的基础需求,升级为能够让其体验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从宏观层面来说,动力电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公平性。
未来的新能源产业竞争,不再是性价比之争,而是复杂国际形势下的资源掌控、极限制造、全球交付、大型场景应用等综合实力之争,是政策支持下和龙头企业引导下的产业集群之争。
NBD:当前,电池银行、电池租赁等电池应用新模式不断出现,未来电池的服务模式将向哪些方向演进?
蒋炜:技术的进步会带来产品的更新迭代,产品的更新也会推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未来的电池服务将会向消费场景变迁的方向演进。
共享化:随着电池银行、电池租赁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电池将实现多用户共用,以降低使用成本和闲置率。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这种模式也会推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增加用户的使用灵活度。
智能化: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电池的远程监控、诊断、预警、优化等功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体验。
多元化: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池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胡国亮:关于电池的服务模式,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资产管理问题,另一个是补能手段问题。
电池银行是创新的商业模式,是在车电分离模式下发展出来的电池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是利用专业化、规模化的手段,向换电运营商或直接向个人提供电池租赁服务,以解决电池资产管理的问题。
从补能手段的角度看,电池补能服务模式的主流趋势主要包括:适用于属地充电的慢充和普通快充模式、适用于目的地和干线充电的高压快充模式以及适用于重度使用地区的换电模式。
快速、便捷的补能方式是未来电池补能服务创新的核心诉求。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充电速度,将充电补能的时间缩短到与燃油车加油体验接近。同时也能通过换电网络,通过换电站快速更换预先充满电的电池包实现补能,从而解除里程焦虑。
此外,面向特定应用场景和区域的创新补充补能方式也在蓬勃发展。与自动驾驶、物流运营等应用场景匹配,未来停车位、停车场无线充电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行业变革:智能化与电动化的集成
NBD: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发展模式带来转变。汽车智能化变革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智能化将为汽车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蒋炜:汽车智能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与需求层面发生的根本性改变。智能化将极大地改善汽车驾驶的便利性、效率和体验。提高车路协同的效率,构建安全的交通环境。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
智能化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首先是促进汽车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智能化要求汽车具备更强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更贴合场景的细节功能,以及更先进的电子架构和更开放的生态。
其次,加速产业链的融合和变革。一方面,汽车从单一的出行工具转变为多领域结合的综合体,需要更多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另一方面,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有更高频的信息、理念、创意以及数据的交互。也需要在协同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有更快的决策机制和响应机制。
胡国亮:过去几年里,业内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行程几乎达成了共识,即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智能化与电动化的集成,实现了乘用车整车架构上的上下车体解耦,利用软件定义整车功能配置和性能,更好地满足场景化、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预验证的底盘架构确保了70%~80%的法规项的合规和性能,降低了整车设计和开发的门槛,极大压缩了整车开发周期,降低整车生产投资和制造成本。这种颠覆性的新型架构,对行业现有的整车开发周期、研发开发模式等方面都会带来较大的冲击。
对整个行业来说,智能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和特定功能的实现,更是汽车作为最重要的大宗消费品,其底层逻辑发生的变化。未来的汽车将更多地由软件定义,适应于这种趋势的产品定义思路、研发流程、生产制造分工和商业模式都会与一百多年来的传统行业实践不再吻合。
NBD:我国智能汽车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仍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如何做来应对挑战,顺应汽车智能化变革趋势?
蒋炜:目前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面临技术创新的难度和风险、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以及产业协同等挑战。
技术创新的难度和风险:智能化涉及多种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高昂的投入和长期的积累,也存在不确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不断快速演变,要求汽车企业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和体验的变化趋势,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方面的法规标准的缺失和滞后:智能化涉及的交通、通信、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法规,导致智能汽车的测试、评价、认证、监管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
产业协同的不足和碎片化: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需要进行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然而,目前各个产业之间还存在利益冲突、信息壁垒、资源分散等问题,产业协同的效率和效果仍不理想。
要应对智能化变革的挑战,可以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考虑。
汽车智能化变革的需求主体主要包括消费者、政府和社会。消费者的需求体现在对舒适、便捷、个性化、节能等方面的追求;政府的需求则注重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社会的需求体现在公共安全、出行效率、交通整体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这些需求是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动力和方向,也应该是企业制定应对策略的依据。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做好产品定义,要不断拓宽和优化消费者需求收集、分析的方式方法,探索更多的需求场景。随后,迅速组织资源加强投入,紧跟技术发展的趋势,同时更多地与其他产业进行跨界联系和互动,协同创新。
胡国亮:智能化近几年发展非常快,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的几个核心挑战:法律法规配套和准入的问题尚不明确;整体智能化软件架构发展不完善,相较于EE架构成熟度欠缺;功能安全+数据安全发展相对滞后;供应链、芯片等对于欧美的依赖;智能化带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摸索(软件定义汽车的盈利模式)。
NBD:您认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还有哪些可探索的应用场景?
胡国亮: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主要以配合智能驾驶为主,包括L3到自动驾驶应用推广、固定场景自动驾驶应用、Robo-Taxi(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和商业的落地,以及L4商业化运营的物流运输Robo-Truck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