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实融合新模式产学研专家建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融合
11月11日讯(记者 夏淑媛) 数字时代,如何搭建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机制,激发产业数字金融发展新动能?近日,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暨第五届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平行论坛上,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金融高管、科技企业代表围绕“构建数实融合新模式,助力产业数字金融新发展”的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升级优化,是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有效的金融体系应当把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有活力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最优产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金融部门要与产业部门的特征相匹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看来,产业数字金融的关键是数字可信、科技增信。高峰表示,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一是选好业务场景;二是资产可数字化;三是实现数据风控闭环;四是经营服务生态价值链。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数实融合的关键因素是数据。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尚福林表示,当前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发展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赋予产业金融的驱动力。
数据要素和模型算法的加入改变了原来依赖抵押物的传播思维,为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解决信息不对称,拓展服务方式及覆盖范围,从单一企业客户向上下游全链条拓展,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腾讯公共事务副总裁冯宏声表示,伴随着算力和数据规模的指数级增长,大模型涌现出的能力最终使它站在了时代的中心,能够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介绍,目前,我国数据要素政策体系架构已初步形成,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既是未来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新阶段的重点工作。
“数据要素不只是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类数据的指代,更是对数据所蕴藏巨大价值的强调。对于数据要素进行阶段划分有利于数据要素政策、目标等落地,各阶段的活动职能成为实现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必要环节。”魏亮指出。
金融业发力数实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企业层面上,数实融合被普遍视为数字化转型过程,即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新产品、新流程、新模式的过程。降成本、提效率、增收益成为衡量企业数实融合发展成效的关键。
兴业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介绍,兴业银行将科创金融与普惠金融、汽车金融、能源金融、园区金融并列作为重点布局的新赛道。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创企业普遍面临可抵/质押资产少、研发周期长、创收盈利慢等特点,如果简单沿用以抵质押、资金流为主的传统风险审批模式,大批的科创企业将被拒之门外,可能错失很多潜力股。对此,去年兴业银行创新推出了技术流评价体系,着重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评价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情况,对传统的资金流评价体系互为补充,对科创企业进行全面画像,进而精准提供金融服务。”陈信健表示。
在中再集团总裁助理、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曹顺明看来,数字化组织体系变革是决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成败的关键之一。为此,中再集团着力构建以再保险主业为核心主体,数字化组织为两翼的新发展格局。
“2018年,中再集团成立国内首个唯一聚焦巨灾科技研发的巨灾风险管理公司,重点建设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巨灾模型和巨灾风险科技服务。”曹顺明介绍。
“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了担保行业的五个生态再造。总体的思路是,以各级政府产业政策为导向,中小微服务为平台,融资担保为抓手,金融社团组织为纽带,运用科技金融和大数据手段搭建中小微企业‘1+N’的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广州南粤基金集团副总裁、广州南粤国投融资担保董事长陈晓光表示,担保行业的整体发展较不平衡,如果担保行业所服务的企业自身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担保业仍然是没有出路的。
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机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也为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曹顺明表示,再保险业天然具有平台型公司的独特价值,我国再保险业要充分发挥保险业数据资源聚合和跨行业数据连接优势,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深入推动再保险模式升级。
一是深化产业融合和政企融合,延伸服务链条;二是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的平台生态圈,拓展服务广度;三是推进运营管理的智能升级,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在尚福林看来,数字金融既要求金融行业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用数字技术赋能金融业、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尚福林认为,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金融业更好地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借助数字技术的特性,缓解信息不对称。
具体而言,技术应用有助于加强全流程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数字化的授信风控水平,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针对中小企业资产少、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依托产业变革引发的科学技术与现代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创新发展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等新型模式,为其提供有效性、多元性和系统性的资金支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二是积累数据资源,融入产业生态。在产业数字化过程当中,企业的数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随着数据的积累要不断挖掘数据价值,拓展结算、融资、财产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同时利用数字化条件下上下游产业互通互联的特性,以核心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为依托,拓宽供应链的生态圈,推动金融和产业在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守住风险底线。金融科技的创新运用弥补了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际和手段,这其中很多是新生事物,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加大了监管难度。金融监管体系也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顺应发展需要,探索建立适应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