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融十年 智驱未来丨人工智能由1.0进入2.0,媒体如何“拥抱”变化?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摄影 向宇
9月15日,2023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天府年会在成都开幕。随着川观新闻10.0版的发布,川观新闻首批20名数字记者正式亮相,这是川观新闻运用AIGC重塑内容生态、创新内容表达的尝试。
在当日下午举办的智能化圆桌上,以对话方式实现内容创作升级并引起全球
数字记者、ChatGPT传递的是同一个信号:互联网时代PGC(专业生产内容)和UGC(用户生成内容)的热潮似乎还在眼前,人工智能由1.0时代进入2.0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又以破竹之势立于圆桌的“中心”。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那么,智能化浪潮之下,媒体如何在变化中寻找“坚固”的确定性?
周葆华
遐想无限
但大模型还未在业内得到系统性使用
8月31日,百度宣布,文心一言率先向全社会全面开放。百度智能云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段永华在圆桌现场分享,目前平台上调用接口比较多的场景包括内容创作、智能交互服务、智慧教育等,“以10年的周期看,不同行业、场景在使用大模型的时候,达到投入产出比的临界点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段永华
众多行业中,传媒业的智能化拥有不少遐想空间:智能采集与采访、智能生产与融媒体内容制作、智能分发和个性化推送、智能审核与校对、智能反馈和舆情监控……“内容生产领域出现了更广泛、更具颠覆性的变革机会,成本、流程、质量等都在发生结构化变革。”封面传媒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徐桢虎表示。
但遐想之下,也有现实。“大家当然想发布一些非常震撼、劲爆的明星应用,但实际上是很难的。”ChatGPT爆火之下,段永华坦言,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今天的大模型还处在一个“婴幼儿期”。
具体到传媒领域,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张健表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就大模型而言,目前还没有得到系统性的使用,更多用于一些零碎的任务当中。”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如何跟业务流程进行交互也是一个问题,牵涉到大模型能否和本地数据打通、相关软件的研发等。
找到“痛点”和“刚需”
相关技术在未来2年或逐步走到成熟期
“传媒业需要一个真正服务于行业的垂直大模型。”张健提到,要研究行业真正的需求,把大模型嵌入业务流程之中,“这个工作其实就像搞装修一样,这个灯怎么放,或者是这个餐桌怎么放,不是随便摆进去就行了,需要一个系统化的、非常复杂的流程。”
张健
3月28日,传播大脑发布省级融媒体平台“天目蓝云”。截至8月底,已支撑浙江全省73家媒体的日常新媒体内容生产、发布和传播工作,日均生产1万余篇内容。其“传播大模型”具备智能写稿、创意设计、媒资检索的能力。张健表示,省市县多级媒体对大模型的应用也将持续赋能大模型的优化。
徐桢虎则认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模型在媒体行业仍然会起到的是一个辅助效率提升的作用,“要找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和细分点,找到采编的痛点和刚需。”
徐桢虎
他提到,现在,封面传媒更多是结合媒体自有知识库对大模型进行应用。比如,在不需要打大量标签的情况下,哪怕是一些概括式、总结式的检索词,大模型都能够帮助进行媒体资源的检索。
从云厂商的角度来说,则要尽快打通大模型能力与垂直模型、行业应用之间的“通路”。“针对媒体的实际数据做专项训练,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传媒领域完备的应用生态体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段永华说,目前他们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可能在未来的2年内逐步走到成熟期。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