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组织开展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工作,中信证券:推动机器人核心技术升级与应用落地
9月13日,工信部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人形机器人等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文件给出了相应的预期目标,以2025年为检验时间点。行动力是机器人发展与应用关键,其中运动控制相关的产品与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核心基础与重点产品,硬件方面侧重提升性能水平,软件方面侧重运控算法优化提升。智能化方面提出支持人形机器人算力设施建设部署,强化机器人具身智能,加速大模型训练迭代和相关产品落地应用。我们认为通过“揭榜挂帅”可聚力解决机器人产业短板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机器人核心技术迭代升级、产业链成本降低、典型场景优化推广,加快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建议关注机器人领域相关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事项:
工信部官网信息,9月13日,工信部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我们对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揭榜挂帅任务点评如下:
▍运动控制相关的产品技术列为人形机器人核心基础。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下称“文件”)将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相关的产品技术列为核心基础,包括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电机驱动器、力传感器、MEMS姿态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控制算法方面提出到2025年形成人形机器人高动态行走控制方法,支撑人形机器人实现平地、斜坡、台阶、非平整路面、松软路面等环境的高动态行走。电机驱动器侧重高功率密度提升,并拥有智能伺服控制算法,可实现高速柔性伺服驱动控制。力传感器与MEMS姿态传感器侧重传感器性能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低成本、规模化传感器生产制造方法。触觉传感器侧重研发小体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触觉传感器,满足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感知、操作、交互等需求,提升新型触觉传感器自主设计与研发水平,推动其的产业化应用。
▍人形机器人重点产品紧紧围绕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零部件展开。
文件列出人形机器人重点产品包括旋转型电驱动关节、直线型电驱动关节、机械臂与灵巧手,以及服务于机器人行动力的高算力主控制器、高能量密度电池。关节决定机器人运动性能,“关节”一词在重点产品中被反复提及。其中旋转关节侧重研发高响应、轻量化、变刚度、高精度、模块化的电机驱动力控关节。线性关节侧重研究高速高功率密度永磁伺服电机设计、高动态响应伺服驱动、基于动力学匹配的驱动-传动一体化集成、基于全状态反馈的电动线性致动器柔顺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机械臂与灵巧手侧重提升功率密度与灵活操作性能。主控制器侧重提高算力,满足人形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需求。
▍人形机器人公共支撑围绕仿真平台、标准建立、智能控制展开。
人形机器人公共支撑包括:1)人形机器人端到端仿真开发平台,机器人研发仿真先行,仿真应用可大幅降低机器人训练时间与成本;2)人形机器人的标准、测试与评估方面提出到2025年完成整机系统集成标准定义和标准撰写,标准建立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3)人形机器人的机器脑智能控制技术方面提出,支持人形机器人算力设施建设部署,强化机器人具身智能,加速大模型训练迭代和相关产品落地应用。
▍文件提出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有望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
应用方面文件具体提出面向工业制造、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慧物流、安防巡逻、服务娱乐等领域的典型应用。该文件指引与推动人形机器人下游场景的探索与不断开发,将逐步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服务、特种服务等领域落地。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商业化进程也将随之加快。
▍风险因素:
政策实施力度不及预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发展潜力低于预期;机器人技术进步速度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
工信部组织开展人形机器人等方向揭榜挂帅工作,有望推动机器人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典型场景优化推广,加快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建议关注机器人领域相关零部件公司。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