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替代动物实验?FDA一则消息让“养猴人”崩了,专家称“还远未到可以实施的地步”
“首先,这个政策已经推出好几年了,但进展比较缓慢;第二,目前在整个毒理测试中,AI和类器官技术达不到完全替代试验猴的作用,公司认为它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另外,公司方面很早就开始在AI和类器官技术上布局,只是说无论美国或中国,技术总体上都不太成熟,所以公司在持续跟进中。”上述证券部人士说道。
针对此事,中国药企管理协会MAH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行诚生物商务副总裁刘肖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毒理实验中使用类器官和AI替代动物是很好的尝试,但步子迈得有点大。”
刘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还远到不了可以实施的地步。因为在目前技术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动物毒理试验情况下,没有很好的数据支撑贸然上人体试验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
“首先,即使科研人员把整个基因的序列全部搞清楚了,依然无法找到好的治疗方法去治很多类疾病,其次,人类整个身体是比基因组更复杂一种体系,以肿瘤为例,在人体细胞肿瘤的微环境中,存在大量肿瘤逃逸的可能,而AI和类器官也无法模拟末线白血病人脆弱的免疫系统,因此用现在的技术去模拟是做不到的。”刘肖说道。
当被问及何时能实现AI和类器官完全替代动物试验,刘肖表示,其原本预期是十年之内,但随着美国NIH数据库限制访问受限数据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可能会延缓。这件事绝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团队力量可以完成的,需要全球合作。
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