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恒指冲关24000点后急坠本轮反弹是“中场休息”还是“终局之战”?

恒指冲关24000点后急坠本轮反弹是“中场休息”还是“终局之战”?

财联社胡家荣    2025-03-04

3月3日讯(编辑胡家荣)在经历两个月的估值修复行情后,港股市场上周出现戏剧性转折。恒生指数在突破24000点重要关口后急速回撤,创下1月中旬以来首个周线阴线,市场分歧急剧升温。

截至发稿,恒生指数微涨1.19%,报23215.15点。

image

注:恒生指数自1月28日以来的表现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揭示,当前市场已呈现典型过热特征:14日RSI指标上周触及80.4超买水平,与去年10月政策底时期相当;卖空成交占比在周四异动飙升至18%,较此前13.7%的低位显著放大。

值得关注的是,恒指24,000点隐含的风险溢价已超越2023年初防疫放开时的高点,距离2021年科技股泡沫期的情绪峰值仅一步之遥。

image

image

资金面现冰火两重天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增量资金可能会来自于哪里?

首先,短期个人投资者和趋势跟随的交易资金,这在推高市场的同时,也会放大情绪亢奋程度甚至招致机构做空,例如周四港股卖空成交比例异常跳升。

其次,市场更为期待的欧美长线资金能否行动也是对于后续资产价格重估前景最为重要的部分。作为更大且更长线的资金力量,经过过去三年的流出和预期变化,回流的门槛也更高,基本面转好是一个前提条件。

长线资金当前更为关注的问题关注两点:

image

除此之外,也会有投资者担心近期AI产业和资本市场的火热,以及国内部分经济数据的好转(如2月国内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50.2,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反而可能导致政策不急于推出更多增量政策,短期选择观望,进而影响情绪,因此即将在本周召开的全国两会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验证和观察窗口。

外围扰动近期也再度升温,虽然实际影响没那么大,但也在情绪亢奋的背景下扮演了波动放大器的作用。

上周初美国政府发布《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直接提出可能限制美国养老基金与大学捐赠基金等类型的投资者投资中资股以及加强对于VIE结构的审查,一度引发中概股市场波动。

不过这一潜在限制措施实际上也并不能算“新闻”,毕竟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部分来自美国的主权型投资机构陆续减少乃至停止对于中资股的投资。

根据通过头部资管机构与个股披露自下而上汇总,截至2024年底,FactSet所统计62家美国相关主权型机构中资股持股规模仅为25.7亿美元,较2020年底高点长线资金当前9.3亿美元下滑幅度超60%,且部分机构如德州教师养老金目前已完全没有中资股配置敞口。

image

全部美国资管机构(含long-only与对冲基金等)中资股持股规模依然达到3708亿美元,占全部外资机构持仓的50%左右,但较2020年底最高6529亿美元下滑幅度也超过40%。

此前特朗普宣布,他计划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在此前加征10%关税的基础之上再额外加征10%。

他们测算30-40%关税(19%基础上额外加征10-20%),市场的反应可能更多类似2019年,一是基本符合预期,二是实际影响可控,赤字率抬升约0.5%便可予以应对。

把握"钟摆效应"中的结构性机会

市场人士指出,港股当前呈现典型"震荡市"特征——政策托底形成安全垫,但缺乏持续推力。这种环境下,"买在分歧,卖在一致"的逆向操作策略更易捕捉超额收益。随着两会政策定调及季报窗口临近,市场或将进入基本面验证的新阶段。

Tags: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