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市场“兴奋”厂商“淡定”:量产应用尚需时日零部件及设备等“硬件先行”但普遍未获订单|行业观察
10月19日讯(记者 武超)在特斯拉发布Optimus后,人形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也掀起广泛关注。政策支持助力下,产业链正在加速推进。但记者关注到,目前人形机器人玩家中,领先的多为科技企业,例如小米、傅利叶智能等。而在国内机器人领域占据主流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却鲜有声响。
业内市占率排名前列的厂商中,埃斯顿(002747.SZ)、汇川技术(300124.SZ)公司人士向记者称,正在关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并视情况采取布局,但还没有研发产品;埃夫特(688165.SH)、机器人(300024.SZ)公司人士则称,暂时还没有具体布局和规划。
进展较快的公司中,天奇股份(002009.SZ)预计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样机于年底前交付。但相关厂商普遍认为,短期时间内,人形机器人还难以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推广。难点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突破,也在于寻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体现出产业应用价值。
不过,人形机器人发展初期,存在“硬件先行”的特点,市场更为活跃的是核心零部件和设备端厂商,近日,江苏雷利(300660.SZ)、三花智控(002050.SZ)、超捷股份(301005.SZ)等均表示,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环节。记者从上述公司获悉,目前均处于打样或送样阶段,都未获取正式订单。
制造厂商反响平淡
今年9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人形机器人为四大重点方向之一。地区层面,机器人已被北上深三地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近期先后有产业支持政策发布。
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规模预计大于汽车,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信部相关项目,意在自上而下,集中力量,推动产学研一体突破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寻找应用场景,为落地扫清障碍。
而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科技产物,确实正在加速推进落地。优必选、智元机器人、追觅科技、达闼、傅利叶智能、宇树科技等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已经让市场产生百花齐放的印象。
独立研究员陈佳向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从产品应用区分,有军用民用之分,民用机器人又细分市场为工业开发与民用消费——索尼开发多年日趋成熟的机器人产品线就主要以娱乐为主;而特斯拉和小米等公司去年宣发的人形机器人本身是源自工业应用转为消费应用,“但目前看来,距离真正商业推广还有较长距离。”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有机器人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主要厂商对人形机器人的反响与回应相对平淡,或是刚刚开始布局。
根据睿工业统计,今年上半年内资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方面,按品牌排名依次为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
埃斯顿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还没有人形机器人的产品,但关注到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技术迭代及行业发展变化,在技术积累、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等方面,会兼顾到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相关性,以具备条件和可能性在未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应用场景的变化来逐步进行布局。
记者还了解到,埃斯顿的参股公司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定位就包括从事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汇川技术公司人士亦对记者称,目前对人形机器人处于洞察和规划阶段,公司掌握相关技术点,暂无直接应用的产品,后续会做好技术的持续跟进。
埃夫特(688165.SH)、机器人(300024.SZ)均向记者表示,尽管关注到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进展,但暂时没有具体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布局和项目规划。
此外,埃夫特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产品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尚未产生直接重大影响。
需突破技术与成本难点 并找到场景
众多业内受访者对记者表示,市场上诞生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层面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商业层面上还未实现量产。
天奇股份此前与优必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据公司近日披露,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样机的交付时间不晚于2023年12月底。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相关产品实现量产,公司即将发布的也只是首台样机,并在与下游客户寻求接触与推广。”天奇股份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关注到,天奇股份推进较快的关键在于,找到了合适的应用场景。目前,天奇股份主要业务包括以汽车智能装备业务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据公司人士介绍,人形机器人将与公司汽车智能装备的系统解决方案相匹配,为终端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绿的谐波(688017.SH)系谐波减速器龙头,下游主要就是机器人厂商。公司人士亦向记者称,已经在推进人形机器人项目,但产品要实现商业化运作,速度还没这么快。
“各大整机厂其实也在同步进行研究,但一个新的实物要变得成熟,需要时间来迭代、优化,这项工作处于逐步开展的过程中。”上述人士称。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向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不算是新生事物,但从早期的落地应用角度看,可以说是不成功的。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发布预告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添了一把火,小米发布人形机器人亦引来较多的关注,但产业界对此相对理性和悲观,认为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较小。“资本界对此相对激进,但没有对错,产业界的理性是基于现状,资本界的疯狂是面向未来。”
卢瀚宸认为,不管是从技术还是应用的角度,人形机器人都还没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因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不明确,所以谈市场规模和市场空间还有点早,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人形机器人能够落地应用,潜在的市场空间至少是千亿级的。
技术之外,价格也是备受市场关注的点。此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高昂,美国波士顿动力推出的四足机器人Spot Mini定价约为7.45万美元。面对高昂的价格,马斯克曾公开表示,通过更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以低于2万美元的价格销售。
而国产的人形机器人未来能否实现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 卢瀚宸向记者称,发展的痛点主要有两项,“一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人形机器人如果细分来看,要达到类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至少需要上百个关节,比起现在的机器人产品,软硬件难度的提升是指数级的,从这点看,过去最顶尖的公司都没攻克的难题,我们更愿意相信需要更长的时间。二是产业应用的问题,因为应用场景的定义直接影响其需求的刚性程度,比较担心的一点是陷入‘拿着锤子找钉子’的怪圈。”
零部件厂商相对活跃 但普遍处于送样阶段
在机器人产品上,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比达到70%,此前,国产核心零部件与国际一流厂商水平差距较大,三大核心零部件也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近年来,上游零部件制造商日渐崛起,业内也认为,人形机器人属于新兴行业,量产后需求增量较大,零部件具有扩产需求。
卢瀚宸向记者分析称,中国企业的机遇更多会来自于上游核心部件,比如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国产厂商在性价比和定制化开发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据悉,目前已经研发出样品的人形机器人方案中,传动机构主要采用减速器、丝杠;旋转关节采用无框电机+行星/谐波减速器;直线关节选择无框电机+丝杠的设计。
在减速器方面,根据高工机器人预测,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谐波减速器需求约为 88.5万台;还有机构测算,如果人形机器人全部采用谐波减速器,市场整体将存在 16 倍业绩空间。
据绿的谐波披露,其谐波减速器在国内的市占率达24.7%。公司在半年报中给出了积极预期:“随着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移动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其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将会实现数量级的增长。”
双环传动(002472.SZ)RV减速器的国内出货量领先。公司人士向记者称,随着机器人减速器国产化的加速,公司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现阶段仍将会积极布局与推进。
敏芯股份(688286.SH)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人形机器人上会使用各类传感器,这代表了未来应用场景发展变化的方向,公司作为能够掌握多品类MEMS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力的上市公司,会重点关注并开拓相关市场。
精锻科技(300258.SZ)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现阶段在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的关节零部件,并积极参与。
拓普集团(601689.SH)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研发的机器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经多次向客户送样,项目要求自2024 年一季度开始进入量产爬坡阶段。为模拟人类运动,机器人需要数十个运动执行器,单机价值约数万元人民币,市场空间很大。
三花智控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重点聚焦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技术研发方向为电机驱动。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用于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公司已经研发出来,目前属于向客户送样和推广阶段,但没有批量性生产和获取订单。”
江苏雷利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微电机、减速装置及线性传动组件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与储备,目前向客户送样和检测,并在进行沟通对接,但还没有正式订单。
超捷股份公司人士亦向记者称,公司一直在研究开发关于人形机器人相关紧固连接件产品,并已打样,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开发客户。
在丝杠与机床设备领域,贝斯特(300580.SZ)已经着手布局,据公司人士向记者称,公司今年正式制定了三梯次发展战略,第三梯次主要发展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包括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高精度滚动导轨副等)和“工业母机”赛道,“相关产品是有计划面向与投入到人形机器人领域,但研发难度仍然相当大。”
陈佳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延伸,对厂商的自主技术储备和动态场景研发的要求极高。“以目前市场格局来看,中资企业在产品推广与市场开拓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能否在核心领域化解挑战把握机遇,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技术储备与应用开发能力将接受全面检验。”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