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2023鲸平台“智造未来”AIGC论坛落幕!近500位行业分析师、企业家、从业者关注,现场一座难求!

2023鲸平台“智造未来”AIGC论坛落幕!近500位行业分析师、企业家、从业者关注,现场一座难求!

新火种    2023-10-19

10月13日讯(编辑 李梦琪) “AIGC论坛是在这里举行吗” “我们可以进去听吗?”“还能再加个座位吗”……在一片人声鼎沸中,2023鲸平台“智造未来”AIGC主题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这场论坛吸引了近500位行业分析师、企业家、从业者的目光,微凉的秋雨挡不住上百名专业观众的热情,纷纷冒雨前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打卡”这场前沿论坛。

image

image

10月13日, 2023鲸平台“智造未来”AIGC主题论坛在上海顺利举行,论坛由、鲸平台和2023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联合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高樟资本、辰韬资本、硬核颜究所一整根为本次论坛合作伙伴。

作为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的重要活动,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分析师、资本市场投资人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新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变革。

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商会主办,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image

鲸平台总监李辉为论坛致辞。ChatGPT、AR/VR、web3.0等概念在过去几年不断涌现,意味着新型数字经济生态和它的模式在动态中不断形成和创建。、鲸平台在媒体层面是报道者、见证者。在参与者、建设者层面,也有很多自有产品探索,如星矿数据、信鸽舆情等。

image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向华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在现场进行“AIGC 与企业智能数字化时代”主题分享。卢向华教授认为,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对标百度、学科大讯飞,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开发自己的大模型。“对于大部分小微企业来讲,能够用开源API拥抱AIGC场景,可能是最适合的。”

image

随后,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围绕“技术要素市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化”进行主题分享,他认为实现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说,要提高生产要素配置,让技术要素在更合适的场景提升它的作用。“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传播、交易、转化,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技术的特性决定它的交易特性,人工智能产业同样需要构建技术交易平台和相关内容。”

image

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周明从行业大模型发展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构建行业大模型,促进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经验。“围绕着大模型,实际上建立了一个生态。生态最底层就是芯片,再往上一层是云计算平台,再往上是所谓的模型厂,再往上就是应用层。想要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必须把行业数据、行业知识融入到通用大模型中,实现混合训练。”

image

关于AIGC创新实践发展,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科技作家陈根聚焦AIGC发展过程中的挑战、机遇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分享。陈根表示AIGC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人类世界,那终究来说,它可能还不是一个具备类人智能的人工智能,我们只能把它定义成具备高级统计功能的“统计人员”。

image

在“行业大模型的奇点时刻,何时迎来规模化应用? ”的圆桌会谈环节,鲸平台主编廖定峰与华安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天,东方财富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刘志毅,埃林哲董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盖莉珊,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等嘉宾展开了深度讨论。

张天认为,目前大模型处于“婴儿时期”,马斯克预计其将于2029年达到“ AGI成人期”。届时,整个社会将发生巨大变化。要实现让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需要让大模型算力通信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同时降低使用门槛与风险系数。

谈及市场高度关注的,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劳动力替代等问题,盖莉珊表示,AIGC无法替代高阶的、有创新和深度思考能力的知识工作者。社会劳动力的重新分配不可避免,帮助中低知识工作者利用AIGC工具更有创造性地工作,是社会和个人要着重尽早关注的问题。

钟俊浩介绍了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生态环境。他表示,上海政府相关部门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工作一直在推进。徐汇西岸第一个大模型聚集区“模速空间”已落地。行业协会作为主导,举办了一系列“模都上海”活动,希望构建上海市人工智能整体生态,包括政策宣讲、甲乙方产业对接、融资和算力需求对接等。

刘志毅认为,未来,行业大模型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关键角色。它们可以提供更准确、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各种现实场景中的问题,覆盖教育、金融、医疗、工业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模型也将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社会影响。

image

在“AIGC 产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的圆桌会谈环节,鲸平台北京负责人郭楠与高樟资本董事总经理朱明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周中允,51WORLD副总裁、51Meet总经理吴亚光等嘉宾展开了深度讨论。

朱明渊表示,AIGC将掀起一场覆盖所有行业的产业变革。具体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行业中可量化的部分可利用AI协助;医疗影像诊断可借助AI介入分析;老人可利用语音或姿势操控智能消费电子,从而降低学习与使用门槛;智能硬件操作将更加便捷,从而成为人类生活中更有力的帮手。

消费品牌为了顺应AI+风潮,都在思考自身是否有必要“推倒重来。对此,”周中允表示,所有行业都有必要思考自身与AI+的关系,至于是否有必要“推倒重来”,要综合思考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盈利空间等方面再做出决策。

谈及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AIGC给生活带来的可能,吴亚光建议善用AI工具,以自己的经验来看,AIGC工具使用得当,工作效率可以提升4-5倍。同时要对AI工具对人们带来的影响保持正面心态,AI技术的发展并不会让很多人失业,反而能让很多人从部分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尽早接触此类前沿工具,从而让自身保持行业竞争力。

image

在“赋能汽车产业,智能驾驶的现实与未来”的圆桌会谈环节,连线主持人李梦琪与安信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马良,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鲸平台资本市场专家韩孟展开了深度讨论。

在韩孟看来,智能驾驶行正在迈向相对成熟的高速增长阶段。目前,车企采用的技术路径愈发统一、确定,消费者买单意愿也很高,这些都是行业蓬勃发展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价格问题是智能驾驶面对的一大挑战,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驾驶车辆平均单价约为三十万,放眼全国范围,依然偏高,理想价格区间应降至10-15万元。

马良表示,智能驾驶主流技术路线有两种——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光学式应用方案,可能辅助毫米波雷达技术等;以光学和毫米波雷达作为辅助,更多依靠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自己始终认为光学是核心,不过,从以往案例来看,特斯拉等品牌发生交通事故,都是由过强光线或者极端情况引发。即便光学技术可以实现99%的安全性,也要考虑极端意外情况。因此,自身更加认同未来融合的理念,即以光学为主,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方案为辅的方案。

贺雄松分享了辰韬资本青睐智能驾驶领域的原因。智能驾驶市场天花板非常高,一年间市场空间累计达到十几万亿元。这样体量的赛道非常少见;智能驾驶市场需求也非常强烈且清晰;智能驾驶行业延展性较高,如果能将这个行业分析清楚,与行业优秀人才建立互动,对机构在其他AI赛道的布局也很有帮助。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