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PIPE融资超6亿,一众美元基金都投了!找钢网通过聆讯,估值超百亿港元

PIPE融资超6亿,一众美元基金都投了!找钢网通过聆讯,估值超百亿港元

科创板日报    2025-02-07

《科创板日报》2月6日讯(记者 陈美)近日,找钢产业互联集团(简称:找钢网)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在3月10日正式挂牌上市,募资10亿港元。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找钢网是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进行合并,以 De-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的方式成功完成上市流程。

此前,找钢网曾于2018年6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未能成功;2023年8月,找钢网重启上市计划,通过与SPAC公司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以De-SPAC模式上市,以提高上市的确定性。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找钢网成立于2012年,定位于钢铁全产业链的B2B电子商务平台。IPO时,创始人王东持股13.2%,为第一大股东。

估值百亿港元,PIPE融资价格达10港元/股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找钢网早在2011年就获得了真格基金、险峰长青基金的青睐,参与其A轮融资;此后,这家B2B电子商务平台公司一路开挂,经纬创投、红衫中国、IDG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东方富海、云启资本等分别参与找钢网B轮、C轮、D轮,以及D+轮融资。

基于互联网模式效应,在估值上,找钢网也迅速攀升。招股书显示,A轮融资中,找钢网的投后估值是3000万元,真格基金、险峰长青基金的入股成本为0.0061美元/股;到B轮融资时,找钢网估值涨至6000万美元,相较于A轮融资翻了13倍,并且B-2系列的投资者入股成本已达到0.1270美元。

C轮融资时,找钢网估值达到2亿美元,与此同时C系列投资人入股成本也飙升至0.349美元。《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2018年,找钢网完成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已飙升至79.3亿元,且F系列投资人入股成本变为5.74元。

但E轮投资人入股成本却高于F轮,前者入股成本达到6.7元。在此次De-SPAC交易中,找钢网投前估值继续上升,达到100.04亿港元,较2018年最后一轮融资时79.3亿元的估值依然有所上涨。

据了解,港交所De-SPAC要求比正常IPO更高,公司除了满足IPO 标准,还针对性地引入了PIPE机制,PIPE金额需要达到公司估值的7.5%。找钢网的PIPE融资中,托克香港等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作为战略投资者进行了参与,同时还有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四川璞信、宁海真为、许昌产业投资、上海昊远、Gold Wings Holdings Limited及郑州诚信等财务投资人、大型国有投资人的加持,合计对找钢网的PIPE融资投入了约6.05亿港元。以此计算,找钢网PIPE融资的每股价格为10港元。

累计亏损超11亿元,“轻资产模式”转型效果待观察

此次找钢网PIPE融资提升估值,离不开托克香港等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的支持,《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找钢网此次上市过程中,招银国际、汇丰与瑞银集团不仅是找钢网的联席保荐人,还是上市整体协调人。

而与找钢网牵手的特殊目的公司Aquila,就是由招银国际和AAC Mgmt Holding Ltd发起,其中招银国际持股90%。该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于2022年3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时,Aquila的发行价为每股10港元。

在港股IPO中,近来不断有拟上市公司增聘“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特别是2024年底,多家拟香港上市发行人发布整体协调人委任公告,包括银诺医药、福瑞泰克、五一视界、明略人工智能、挚达科技、新吉奥房车、维立志博、轩竹生物等。

一位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相较于联席保荐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主要负责IPO全球发售工作,并且调动更多资源,加强股票的销售和市场推广,提高IPO的成功率和募资效果。

再回到找钢网主业上,截至2024年9月30日,找钢网平台交易吨量超4130万吨,同比增长21.1%;GMV达1529亿元,同比增长11.61%;对应地,2024年前三季度,找钢网营收达11.41亿元,同比增长41.68%;毛利3.21亿元,同比增长21.68%。

但找钢网依然亏损,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产生净亏损2.74亿元、3.66亿元、4.69亿元及0.54亿元,累计亏损超11亿元,主要由于经营开支高于所产生的毛利。与此同时,在负债方面,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末,找钢网的短期借款为6.03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4.36亿元,无法覆盖短期负债。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找钢网希望通过转型“轻资产模式”和拓展国际业务来改善财务状况,但负债率和持续亏损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