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元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投资策略看好科学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今天发布投资策略。在发布活动上,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魏凡杰带来一个好消息:“昨天,我们基金通过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也是在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消息引发业内关注。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100亿元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定位于搭建推动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孵化和早期投资的开放赋能平台,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机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技术。“我们看好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魏凡杰说。
聚焦“0—1”,挖掘高校院所“金矿”
作为上海市政府设立的投资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成为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孵化前沿科技的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近年来,Gartner(高德纳咨询公司)曲线比过去更陡峭了,说明新技术的成熟过程和产业化应用正在提速。”魏凡杰在演讲中说。在他看来,未来产业在全球加速兴起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政府支持革新、科技公司迭代、风投孵化创新、人工智能催化。
在这一全球趋势下,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聚焦“0—1”的科技发展阶段,即在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形成这一“0—100”过程中,关注最早期阶段。“这是一个比天使投资更早的阶段,也是国内风投基金长期缺少投资的阶段,所以上海设立未来产业基金是一种创新。”璞华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大同告诉记者。作为未来产业基金的合作伙伴,璞华资本计划设立一个规模约3亿元的子基金,将80%左右的资金投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早期项目。
为何要将八成资金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陈大同解释,企业研发的前沿技术通常未来5年内有望转化为产品,而高校院所的一些科研项目“未来感”更强,转化周期会超过5年。过去,这类项目因为转化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难以引起投资人的兴趣;而今,有了上海未来产业母基金和子基金后,政府与市场化机构将携手挖掘高校院所的“金矿”,并通过项目经理人团队开展概念验证、深度孵化、全流程管理等工作,将实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耐心资本,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期限长达15年,还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这意味着,基金不看重DPI(投入资本分红率)等短期经济指标,而是立足于同被投项目一起成长,追求长期超高收益。
瞄准六大未来产业,汇集多方资源
魏凡杰在演讲中发布了未来产业基金关注的六大未来产业: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制造。每个产业都包含若干领域,比如在未来信息产业中,AI for Science、大模型前沿、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硅光是基金重点关注的5个前沿领域。
作为AI for Science领域的代表,深势科技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张林峰在发布活动上作了题为《重构世界,从原子开始》的演讲。2020年,这位“90后”博士因“通过机器学习将分子动力学的极限提高到 1 亿原子”获得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谈及自己的科研和创业领域,张林峰说:“过去半个世纪,比特世界飞速发展,与之相比,我们对原子世界的研究进展却比较慢。”他的意思是,物质科学发展速度不如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随着大模型的兴起,可否将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融合,利用大模型等AI技术研究物质科学?张林峰带领团队走上了探索科学智能的道路。
用科学术语表达,这条道路名为“智能化高通量原子级表征”。通过计算机模拟上亿个原子的运动,“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团队能深入了解微观世界,加速求解物理学方程。比如,深势科技在与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合作,对一款先进飞行器的热防护涂层进行优化设计。借助原子AI模型,他们已设计出更高效的合金组分。
“从原子开始,科研的软件工具、算力系统都将被重构,生产制造系统也将被重构。”张林峰预言了这一未来产业领域的广阔前景,“我们要加速打造微尺度研发平台,为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大发现赋能。AI for Science是中国科技创新历史上最好的机会!”
魏凡杰表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不仅将为科学家团队提供“第一桶金”,还将与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打造汇集多方资源的Hub(枢纽),推动科学家创业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