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车载激光雷达竞争激烈速腾聚创拓展机器人第二曲线

车载激光雷达竞争激烈速腾聚创拓展机器人第二曲线

界面新闻    2025-01-05

  在激烈的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竞争下,速腾聚创开始拓展机器人作为增长的第二曲线。

  1月3日,速腾聚创推出了一系列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新品,包括三款应用于车载和机器人场景的数字化激光雷达、机器人视觉Active Camera解决方案、端到端架构的智能化方案Robo FSD、第二代灵巧手等。

  1月3日开盘后,速腾聚创一度涨超18%。截至当天收盘,报30.8港元/股,涨幅5.48%。

  为什么要做机器人产品?

  尽管创立以来的定位就是机器人公司,但在智能驾驶浪潮下,速腾聚创更为人熟知的标签是“激光雷达供应商”。

  目前,公司超八成收入来自ADAS激光雷达。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激光雷达累计销量达到38.19万台,同比增长259.6%;其中ADAS激光雷达销量达到36.58万台,同比增长292.9%。

  车载业务持续走高,但拖累毛利率也是事实。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毛利率达到17.5%;其中,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达到14.1%。

  相比之下,机器人产品是支撑毛利率的主力军。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过往业绩会上曾表示,机器人市场的特点在于不会特别集中,不像汽车体量很大,其议价能力也会比汽车市场弱,“机器人领域,公司一直保持着35%至50%的毛利率水平。”按照其预测,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10倍于汽车市场的体量。

  机器人落地场景广泛,从消费端的家电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到工业端的四足机器人、仓储机器人,以及服务端的物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瞄准这个蓝海市场的潜力,速腾聚创也将机器人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邱纯潮认为,同比汽车领域2021年-2023年的应用渗透阶段,机器人领域的增速展现了与汽车行业类似的爆发式发展。随着第二增长曲线开启,预计2025年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有望突破六位数。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机器人产品一度是公司收入的支柱。据公司招股书,2020-2022年,机器人及其他行业激光雷达收入在1.2-2.4亿元区间,占总收入比重在45%-73%。

  制图:界面新闻根据速腾聚创财报及招股书整理

  这个阶段,公司主要以Helios和Blackpearl两个产品满足大部分的机器人客户需求,包括农业机器人、检测机器人等领域。

  但Helios和Blackpearl售价较低。随着均价的下降,机器人激光雷达的毛利率也有明显下滑——产品平均单价从1.78万元降至7700元,毛利率也从高位67.2%一度下滑至26.1%。

  制图:界面新闻根据速腾聚创财报及招股书整理

  技术的可迁移性让速腾聚创逐步聚焦具身智能领域。算力和传感器系统随着智能汽车发展,产业链被快速催熟,在保性能或者性能提升的前提下,相关成本大幅下降,相关技术能很好迁移至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所需的传感器和端侧算力,将与当前智能电动汽车类似。”邱纯潮在发布会上提到,激光雷达具备三维感知能力,天然带深度信息,也将是人形机器人关键传感器。

  车载应用的需求推动了激光雷达的技术进步,实现了平台化、芯片化和数字化。经过车规级质量体系的严格检验,以及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成本控制,激光雷达的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面向智能机器人市场,速腾聚创此次推出了机器人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R和192线半球形数字化激光雷达Airy。

  邱纯潮提到,E1R可支持工业、商业、具身智能等各类型移动机器人在不同光照条件场景中穿梭作业,满足从近距离精细感知到宽范围环境探测的需求。目前,E1R已逐步开启量产交付,将成为2025年激光雷达领域出货量爆发的主力产品之一。

  截至2024年11月底,速腾聚创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已超过2600家。同年三季度报中,公司透露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多款新品已获得不同领域机器人公司的量产定点,预计将在未来18个月内完成交付。

  能否成为具身智能“卖水人”?

  机器人行业不乏跨界玩家,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浪潮掀起的广东。

  2024年四季度以来,小鹏汽车和广汽集团先后发布了人形机器人Iron和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是国内少数选择自研路线的车企;往广州的东面走,比亚迪已经在工厂里用上了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其投资的智元机器人也已宣布人形机器人量产。

  一群自动驾驶“大牛”扛起了机器人赛道的大旗——曾任文远知行COO的张力加入了足式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OO;曾经的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郭彦东创立了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AI2R Brain已经应用于Alpha Bot系列机器人上。

  技术的相通让智能汽车从业者入局具身智能变得顺理成章。例如小鹏机器人上搭载的自研图灵AI芯片,也适用于汽车;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也搭载了与特斯拉车辆相同的FSD技术,以及Autopilot相关神经网络技术和视觉传感器。

  邱纯潮认为,本质上,智能汽车就是量产条件最为苛刻的移动机器人。而以智能汽车为基础所开发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智能机器人理解环境信息,实现A点到B点的自主移动功能。

  如果说擅长精密制造的车企适合以机器人本体为切入点,那么零部件厂商基于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在机器人的“大脑”方面具备优势。

  不同于上述厂商,机器人赛道上,速腾聚创并未直接参与机器人的整机制造,而是专注于向行业提供关键技术和部件支持。也就是说,速腾聚创扮演的是“卖水人”角色,提供软件、算法、芯片等全栈技术能力。

  1月3日,速腾聚创展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但速腾聚创将其定义为机器人通用零部件开发平台,是各项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母机”。

  图片来源:速腾聚创

  “在开发中我们也认识到,合适来开发的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可以分为视觉、触觉、关节三类。”邱纯潮提及,跟机器人客户和终端用户交流发现,在许多细分场景和具体任务中,根据个别需求从零开始开发机器人的各个模块,给时间周期、技术能力和成本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通过供应增量零部件,(厂商)开发机器人不需要重复造轮子,智能机器人可以应用到很多长尾场景,普及速度将更加快。”

  以视觉为例,公司推出了Active Camera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通过SDK直接调用Active Camera建图、定位、避障等能力,节省了传感器驱动开发,数据标定、数据融合等时间和技术成本。

  另一个“卖水人”例子是汽车芯片厂商地平线。

  2024年年初,地平线将公司内部AIoT团队独立拆分成立深圳地瓜机器人有限公司,切入机器人上游产业链,向机器人本体厂商提供机器人的核心计算平台。

  2024年9月,地瓜机器人发布了号称“千元内最好的机器人开发套件”的RDK X5,这一套件主要面向广义的机器人产品,如割草机、扫地机器人、四足狗等。其中,具身智能计算平台RDK S100能够支持大参数的Transformer模型。

  不造机器人,但提供软硬件通用底座,这种策略能覆盖广义的机器人产品,为公司贡献收入基本盘和影响力。

  但不管是速腾聚创亦或地瓜机器人,都需要面对产业链未成熟的议题。当下,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路线、数据标准、机械本体结构、算法路线都尚未收敛。地瓜机器人CEO王丛曾表示,机器人行业供应链像处于“鸡生蛋,蛋生鸡”的状态,种种难题还层层耦合。

  低阶机器人和高阶具身智能面临不同的困难——前者需要寻求综合成本更低的方案,例如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后者工具比较短缺,技术路线、数据标准也尚未确立,机械本体结构不确定会导致数据难以标准化,算法路线不确定又使得数据采集方式难以统一。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远未到爆发期。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志毅指出,即便机器人市场表面火热,但行业内大多数还停留在“Demo”阶段,距离理想中的大规模生产、广泛应用阶段还很遥远,保守估计需要5-20年分阶段过渡。

  高盛数据显示,在理想情况下,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相当于2021年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

  在此次发布会上,速腾聚创也甚少提及新品的订单情况或落地规划。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为1.61万台,占比仅4%。激光雷达头部厂商能否成为机器人赛道“卖水人”,仍需时间验证。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