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水侧空翻还能载人,国产机器人全球爆火!业内人士:人形机器人会像手机一样改变时代!让它在我家里洗衣做饭,还要等多少年?
原地转体两周,再倒立转体三周半;跋山涉水下陡坡,稳定性和速度兼顾……2024年12月23日,宇树科技发布的一段不到2分钟的视频,展示其最新推出的Unitree B2-W工业轮足机器人最新性能,收获了大量关注。
此次B2-W工业轮足机器人新功能包括完成双旋转,转换成三周半旋转倒立,侧翻,360°跳跃旋转;艰难的地形穿越;可承载重达40kg的重物,甚至可承载一人。
该视频发出后迅速走红,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目前转发量超10万,多位网友点评称“强到可怕”。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及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转发该视频,并评论表示“未来的战争是无人机的战争”。
近年来,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都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出世,以及资本市场加强对未来产业的投入,人形机器人开始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
人形机器人部分产品已开始出售交付,大有批量“进厂打工”趋势。如2024年5月,特斯拉研发的二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已进厂实训,计划2025年年底前量产销售。
除了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遥远,何时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AI加持
机器人“脑子”越来越灵活
在上述机器狗爆火之前,宇树科技近年来还切入了人形机器人赛道。
近日,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兴兴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他表示,宇树科技过去几个月与蔚来的汽车工厂有合作,就现场部署了人形机器人做现场搬运。这个领域目前基本处于试点阶段,大家觉得这个方向有价值,就共同推进落地部署,不过目前还没有到真正的商业闭环阶段。
王兴兴表示,大语言模型出来以后,已经看到AI赋能机器人带来的潜力。“大家可能想象不到,2022年底,我们还没做人形机器人,但已经有一些客户找上我们想买人形机器人。我觉得社会的共识、热度,客户对它的期待程度,已经足够了,所以我们2023年开始正式做人形机器人。”
不过,王兴兴认为,目前机器人本身,比如双臂机器人或者工业机器人,如果加了AI以后产生的能效比人低,如速度比较慢、精度比较差、能干的活比较少,其实很难替代人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整个商业闭环没法跑通。
王兴兴表示,整个机器人AI没有突破一个临界点,目前在具身智能或者机器人AI这个领域,当下大家还觉得机器人有点笨拙,只能干一些固定的活,但我个人比较乐观。再过三四年,不会超过五年,比如在工业或服务业,能有终端产品出现。
近日,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分为四个板块,一是机器人本体;二是运动控制性能,可以控制跑跳、手臂挥舞和抓取等,也称为小脑;三是具身智能,即通过视觉、听觉和感知能力与环境互动;最后是通用大脑,也就是对事件的规划能力和学习能力。
小脑更偏向于腿部和手臂的基础能力,就像人在走路的时候,小脑把行走动作完成了,大脑不用过多参与,还可以看手机或想问题。这对人来说是个自然而然的行为,但对机器人来说不容易,小脑板块除了控制行走功能,还要完成平衡、奔跑或者上下楼梯的场景,需要很好的平衡能力。
赵同阳表示,通用大脑赋予了机器人将简单任务串联起来,和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灵活响应任务切换,比如在执行扫地任务时,机器人能够放下扫把去拿手机,并再次开启中断的扫地任务。同时,机器人还需要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视觉识别和建模来学习新事物,例如让它拿手机,它要知道什么是手机,如何在环境中寻找,相当于不断进化。为了实现大脑功能,机器人需要具备逻辑推理和多模态能力,结合视觉和听觉综合完成任务。而这些能力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支持,尤其是在仿真训练阶段。
速腾聚创(02498.HK)也是一家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10年,我们由机器人‘眼睛’的感知能力切入,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硬件和AI感知解决方案。未来,我们会打造更加通用的机器人‘移动’和‘操作’能力,作为机器人上游客户的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AI+机器人时代的增量部件。”
邱纯潮表示,在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的技术要求并不低于车规级应用。相反,由于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激光雷达提出了更高要求。机器人需要在各种环境中运行,如室内、室外、工业设施等。这首先要求激光雷达具备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高的近距离精度,以准确识别路面、草坪、平台等地貌,以及穿越狭窄的障碍物。
截至目前,速腾聚创在机器人领域上的合作伙伴已经由2400家增加至超过2600家。其中,速腾聚创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多款新品已经斩获来自不同领域多家头部机器人公司的量产订单,订单规模超出预期,预计2025年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有望突破6位数。
“夸父”是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于2023年12月底发布的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重量约45公斤,全身自由度超过38个,步速最高可达5公里/小时,快速连续跳跃高度超过20厘米。
乐聚机器人CEO常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3月,乐聚机器人与华为云达成合作,推动“‘夸父’人形机器人本体+盘古大模型”深度融合,探索人形机器人在高价值场景产业化落地。2024年6月,双方在华为云开发者大会(HDC2024)上公布了阶段性合作成果。“夸父”人形机器人搭载盘古大模型,已实现小样本下的泛化操作,并在工业、家庭场景中展开测试与场景验证。
人形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
要等5年还是10年?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与“iPhone时刻”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表示,目前AI模仿学习,做一些固定工序的事情,已经完全可行。前段时间特斯拉展示过,在某个时间将一件东西拿到这里,这个技术很多公司都能做,而且可以接近100%成功率。如果换件事,就要有新的数据去做新的训练,但这类事情已经能做简单的商业化了。
更进一步的话,还是希望机器人能在工厂里做更复杂的事情。比如把零部件更好地装在一起或拆了,现在都不在话下,而要做更复杂的事情,王兴兴觉得可能要到明年后年了。
王兴兴表示,更往前一步,就希望机器人能通用,随便找一个机器人,我只要给它看一张照片,就可以把产品装起来;或者把一个机器人带到你家里,不知道你家原本什么样子,就知道洗衣做饭,把房间整理好。
2024年10月末,深圳众擎机器人研制的SE01人形机器人正式亮相。极具科幻感的外观,配上“六亲不认”的步伐,不少人在看到视频时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段动画”。
另一个让人惊讶的点在于,当大多人形机器人成本还在10万美元以上时,SE01的成本已经打到了10万元(人民币,下同)内,赵同阳透露,产品最终售价或许在15万元上下。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表示,人形机器人单价最贵的是“关节”,可占整机成本的一半以上。如果采购,那么价格就会大幅提升,导致成本不可控。公司拥有较强的自研能力,对产品定价非常友好。目前新款SE01全部采用自研技术,某些零部件量产后的价格甚至便宜到论斤称。
降本的关键还有算法、硬件上的改进。其实,包括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在内,刚进入我们的生活场景时都非常昂贵。一方面是量的问题,规模生产会降低单台机器成本;另一方面也考验全面的自研能力,采购越多意味着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壁垒越低,成本也就越高。
赵同阳介绍,SE01的设计寿命是工作十几年,按15万元单价来算,一年的成本可能是1万块,一个月的成本则可能是1000块。以后的机器人还会加上一些情感和陪伴功能,这种情形价值更大。“人形机器人会像手机一样改变时代。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的话,我认为十年之内一定会发生。”赵同阳表示。
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仿生机器人产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杨卉摄
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博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3年之内会有很多落地场景出现,但预计5年之内人形机器人仍将主要面向公共服务和工业应用领域,真正进入C端市场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此外,随着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和产品的增加,市场已经出现了同质化的情况,未来3至5年会是行业淘汰期。
(文章来源:每经头条)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