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药

新药

  • 英矽智能炎症性肠病潜在全球首创AI新药启动临床1期试验

    ·据Evaluate Pharma预测,2028年全球自身免疫性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亿美元,其中IBD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美元,占据2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IBD已经成为制药界的“新宠”。11月30日,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宣布,

  • 五年上市逾百款新药解析我国生物医药“加速跑”密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果近日在上海表示,2018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共批准了136款创新药上市,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步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作为事关居民健康福祉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加速跑”背后究竟有哪些驱动力,在近日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相关政府部门、企业

  • 诺和诺德基金会携手英伟达拟建AI超级计算机用于新药和疗法发现

    黄仁勋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将“AI+医疗系统/生物学”称为“下一场惊人的革命”,他的这一理念也获得了医药界真金白银的支持。 当地时间3月18日,诺和诺德基金会(诺和诺德背后的企业基金会)宣布将与英伟达合作,在丹麦建造一台名为Gefion的AI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将运行英伟达的AI技术,主要目标

  • 可直接比较潜在新药的性能,杜克大学团队开发新的药物AI模型

    目前的分子机器学习模型往往将单个分子作为输入,来预测其生物、化学或物理特性。然而,此类算法需要大型数据集,并且尚未针对预测分子之间的性质差异进行优化,限制了它们从较小数据集学习的能力,也限制了直接比较两个分子预期性质的能力。

  • 复旦马剑鹏团队研发新型智能算法,助力提升新药研发成功率

    ·“在结构生物学领域,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柔性结构是一个长期目标。复旦团队开发的新算法使科研人员能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看到关键的结构细节,这是以往技术无法实现的,将对生物学、化学研究和药物发现产生重要影响。”计算生物学再次迎来突破,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精度得到升级。近日,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

  • 像拼乐高一样设计新药,EPFL、牛津团队AI方法精确设计优化分子3D结构

    编辑 | 2049想象一下,如果开发一款新药就像积木搭建一样,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分子部件,并准确预测它们与目标蛋白质的结合效果。这听起来可能很科幻,但最新发表的研究让这一愿景更近了一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开发的AI系统 DiffSBDD ,就像

  • “张江十日”系列报道:AI新药“朋友圈”

    自1992年起,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今天的“张江科学城”,从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到如今的220平方公里,这片曾是农田与村庄的土地,已然成为“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九月,澎湃科技派出一路记者,驻扎张江科学城,历经十天的深入调查和采访,

  • 晶泰科技与礼来签署药物发现合作,以AI+实验机器人驱动首创新药管线研发

    5月31日,以AI+实验机器人驱动药物研发的晶泰科技宣布与美国知名药企Eli Lilly(礼来)签署一项AI小分子新药发现合作,预付款及里程碑总收益可达2.5亿美元。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晶泰科技AI药物研发平台 “干实验室”与自动化机器人“湿实验室”结合的技术优势,为礼来从头设计并交付具有竞争力的候选

  • 晶泰科技宣布与新加坡两家科研机构开展AI新药发现合作

    每经AI快讯,据晶泰科技官微消息,今天,晶泰科技宣布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NCCS)以及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开展AI新药发现合作,晶泰科技将运用其AI和自动化实验驱动的多肽研发设计平台,针对NCCS选定的肾透明细胞癌全新靶点,发现并设计临床候选药物。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