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患者

患者

  • 脑控喝水!清华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宣告成功,患者可终生使用

    清华最新官宣: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两枚硬币大小的处理器植入患者颅骨中,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神经信号。并且经过三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成功实现脑控喝水等操作!至此,由清华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领衔、在宣武医院进行的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取得突破性进展。

  • 进博故事·展品会说话丨医疗新品通过进博会走到患者身边

    还记得“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Micra吗?“我来自美敦力,2018年的首届进博会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展出。”因体积只有胶囊大小,比传统起搏器小93%,重量仅2克,Micra首次亮相即成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明星展品”,迅速打开知名度,展后半年就实现国内上市。2022年5月,新一代Micra AV

  • 又有重要突破脑机接口有望帮助患者重建语言功能

    新华财经上海1月2日电(记者杜康)脑机接口技术又有新的重要突破。记者2日获悉,上海脑虎科技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产品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人体临床植入试验,通过实时汉语解码,实现“意念合成言语”。这项功能的“解锁”,有望帮助患者重建语言功能。  又有新突破 “意念合成汉语”成为现实  20

  • AI解决患者“出院即脱管”问题“智慧医疗”迎来大模型时代

    如何抢抓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和产业突破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展和深化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产业落地?  近日,第六届世界声博会系列活动——“聚势启新智见未来”认知大模型带来医疗领域变革智慧医疗论坛在合肥举行,业界大咖、学者齐聚一堂,共探大模型技术赋能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中国信通

  • 神经义肢接口让患者恢复“仿生行走”

    科技日报北京7月1日电(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神经义肢接口的最新突破,其能让仿生腿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在临床试验中,改善了截肢人士的行走控制,让他们恢复了“仿生行走

  • 面向医院、医生、患者,AI如何变革医疗服务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100年前的那场工业革命,取代手工织布者的绝对不是机器,而是学会使用织布机的人。医学在进步,AI也不完美,但是将来的优秀医生,一定是熟练掌握最新技术手段,能够骑着AI这匹快马纵横驰骋的佼佼者。”

  • 国内首例!上海医生为癫痫患者植入具感知功能的“脑起搏器”

    脑深部电刺激仪示意图。 本文图均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供图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国内首例在癫痫领域的拥有脑感知技术、可程控的脑深部电刺激仪(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9月1日,患者李先生康复出院。9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

  • 全球首款AI设计药物进入II期临床试验,首批患者给药

    Insilico 的 AI 发现和 AI 生成药物 INS018_055 在完成了 0 期和 I 期人体安全性研究后,已进入美国和中国等多地区 II 期临床试验。第一批人类患者接受了这种药物。这是一种潜在的 first-in-class 抗纤维化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二期,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