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行业应用 > 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赋能科技出版

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赋能科技出版

新火种    2024-12-30

AI的迅猛发展带动各行各业发生着变革,科技出版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营销宣传,越来越多出版人参与其中。

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编辑学会科技出版强国建设研讨会上,与会科技出版人深刻地感受到,在科技出版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从关注 高科技 到注重 高质量 ,科技出版社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学习与应用正经历着不断深化、落地的过程。对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科技出版人,畅谈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出版的思考与实践。

认知:科技赋能出版产业链成共识

过去5年,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部分畅销书的销量从每月千余册提升至最高单月14万册。 近年来,苏科社紧跟新媒体浪潮,新媒体营销成绩显著。这一成功不仅由于图书自身的高品质,也得益于精准的营销策略和物流布局的支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图文出版中心副主任李莹肖说。

强国少年高新知识丛书 销量12万套;《0-3岁婴幼儿家庭早教游戏全书》总销量95万册,其中抖音销量42万册;《唤醒孩子的内驱力》销量22万册 苏科社的编辑根据用户画像和目标场景设计精准的传播内容,从而推动图书销量大幅增长。这是广大科技出版社紧跟科技潮流,将新技术赋能科技出版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和其他出版领域一样,不只是营销宣传,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出版全产业链的影响均有涉及。

人民邮电出版社科技出版中心总经理王威重点谈道,在内容创新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出版开拓了全新赛道,由此催生了众多系统的知识需求。科技出版应紧密跟随科技前沿,深度挖掘专业内容,展现专业领域的核心价值,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同时,积极促进跨学科融合,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合作,为读者构建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受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革命持续发展的影响,科技出版行业在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尝试和变革。 人民卫生出版社人卫智数公司总经理贾晓巍具体解释道,在知识生产方面,一些出版社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编写润色、稿件审读等工作;在知识传播方面,一些出版社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画像,通过平台流量的引流,精准推送产品与服务;在知识应用方面,一些出版社将知识与应用场景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现了虚拟仿真教学、临床决策智能辅助等新的应用创新。

科技出版在出版领域向来紧跟技术潮流。当下,广大科技出版人对新质生产力经历了从认识到学习,再到结合自身进行应用的完整过程。谈到这种认知的不断深化,王威介绍说,起初,人们对 高科技 极为重视。从去年开始,多数科技出版社便聚焦大模型技术及其在出版行业的应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的逐步落地,人们开始关注高效能,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变革,释放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活力。近期,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收入与利润,将 高质量 置于较高的位置。可以说,人们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与应用是逐步深化、逐步落地的。

应用:正进一步落地,但仍需系统规划

当下很多科技出版社为推动编辑尽快掌握AI工具赋能出版,作出了不少努力和实践。

近两年来,苏科社举办了多场人工智能学习及交流应用培训,内容涵盖编辑端(文字审校、润色和内容勘误、竞品分析、选题材料撰写及文案策划)、美编端(封面设计、海报设计和插图设计等)、营销端(文案撰写和物料设计,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策略制定等)。

人邮社对新质生产力的适用与掌握也极为重视。王威介绍,在学习培训方面,该社定期组织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容策划、数字化出版流程等课程的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及内部技术骨干授课,确保出版社全体成员系统学习新技术工具。在组织机制方面,人邮社内部建立了由社领导挂帅的虚拟组织,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划,自上而下推进人工智能落地。同时,跨部门成立人工智能应用小组,将10多名富有想法和行动力的年轻编辑组织起来,共同学习、运用AI,探讨AI选题并制作AI产品。为了激励年轻人献计献策,单位还组织 金点子大赛 ,为大家展示学习成果提供平台。

目前,人工智能在科技出版领域的应用效果如何?李莹肖介绍,就目前的体验来看,AI工具在有标准答案的简单编校问题、基本的插图绘制等方面表现较为出色,而对于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尚无法给出满意结果,甚至说离满足任务需求还差得比较远。例如,科普图书中需要设计的复杂原理图,撰写多维度的竞品分析等,完全超出了目前AI的能力。 不过随着大模型的训练,AI实现从狭义向通用的转变,相信AI能够在科普出版策划、创作、编校、营销的各个环节得到更广泛和深度的应用。 李莹肖说。

推动AI在科技出版各环节取得更广泛和深度的应用,背后离不开出版单位在此领域的持续耕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目前一些科技出版社都组织了相关的技术培训,或者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和最新技术发展,相关应用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还缺乏系统规划和强有力地推动。其中一个现象就是,出版各环节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自发学习阶段,只有个别人员主动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大部分人出于职业惯性,使用频率较低。

对此,广大科技出版人都一致表达了这种亟待改变的紧迫感。 以我负责的 鲁科高教 融合出版项目为例,纸质书的出版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内容获取的需求,数字工具和平台彻底改变了创造和传播教育内容的方式。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等数学融合出版项目组负责人段琰认为,每一次技术的应用都是通过创造新的市场渠道、新的营销模式以及新的产品用户取得成功的。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具有调整和适应的能力,以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强大的学习能力,让出版业逐渐成为新工作的适应者和新平台的建造者。

创新:应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全面数字化体系

如何推动科技出版应用AI取得长足的发展与突破?当下推动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我认为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 我们要从读者对科技出版的需求出发,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出版生产关系,打造新的出版高地,实现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中国电力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助理张富梅谈道,面对这种变革,首先就是要引导编辑从思想上转变,通过各类培训或AI工具的引入,提升编辑的数字化素养,鼓励编辑研究、掌握和使用新质生产力形成生产。

多位受访者表示,人才是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树立用户思维,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快速适应AI时代的各种变化,始终致力于引导以及满足用户的需求,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和全面的组织机制。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 贾晓巍认为, 单纯地强调编辑掌握新技术是不切实际的。传统出版以图书为中心的编、印、发生产组织模式和评价激励制度,一定程度会制约编辑参与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贾晓巍建议,具备条件的出版社应该构建新的以数字互联网服务为中心的内容生产、服务运营、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制定新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段琰表示,这种激励政策具体可包括,设立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绩效指标和奖励机制,鼓励编辑通过创新提升工作效率和内容质量;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编辑提出的创新项目,鼓励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建立内部创业孵化机制,支持有潜力的技术和内容创新项目;设立轮岗或交流项目,让编辑在不同岗位上获取更多新技术应用经验。

在一个互联网高度发达,全民以及人工智能参与内容生产的社会中,必定会出现内容低质、失范、无序、冗余、侵权、安全等大量问题。 贾晓巍强调,科技出版仍将是高质量内容的来源之一,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安全性问题也将发挥基础性作用。这要求科技出版更要以内容质量为生命,以场景化应用为中心,建立能够应对数字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持续发展的知识生产、运营的数字化体系。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