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能力,拥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使教育系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数字教育的核心参与者,更是数字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影响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对于培养数智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如何定位教师角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相关工具和产品的广泛应用,教学逐渐呈现出人机协同的趋势,即人类教师和智能机器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教学效果。人机协同教学的核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教师与AI的共同进化,进而让教师更具智慧、AI更加智能;二是通过教师与AI的合理分工和有机协同,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智慧创生。根据不同的角色分工,人机协同教学可以分为以人为主导的协同教学、人与AI合作的协同教学和以AI为主导的协同教学等三种不同类型。
在以人为主导的协同教学中,人类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AI作为助手完成一些常规性的工作,教师主要承担善用技术的决策者角色,筛选和整合数字教育资源,基于AI提供的数据开展智慧决策、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
在人与AI合作的协同教学中,人类教师与AI互为伙伴,没有明显的主辅之分。AI为学生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人类教师主要承担高阶能力培养者的角色,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心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以AI为主导的协同教学中,AI发挥着关键作用,人类教师负责支持和配合。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AI从既定规则和海量数据中学习并创造问题的解决模式,从而独立开展教学工作。人类教师则主要承担创新工作规则的设计者、AI发展的掌控者和促进者等角色。
何为人工智能教学能力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的快速发展,GenAI工具在信息检索、内容生成、知识管理等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未来将会是教师与人工智能协同共创的教育新生态。数智时代的新形势、新变化倒逼教师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向数字教育变革的引导者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
何为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从能力构成来看,是指教师应用AI获取、整合、评估、创造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并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的集合体;从教学过程来看,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等过程中与智能系统有效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综合能力;从教师评价来看,是指教师完成人工智能教学的基础性胜任力和转化类胜任力的集合,不仅应具备使用智能系统的操作技能和基于智能系统开展教学的应用能力,还应具备利用智能系统不断探索的创新教学能力。
综合上述视角,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研究与创新的过程中,与AI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综合能力。
如何提升人工智能教学能力
培养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需要从教师自身、学校、学术界和企业等四个层面共同努力。
教师层面: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人工智能教学实践能力。作为数智时代的人才培养者,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主动学习,提升基于AI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需要主动学习AI相关知识,了解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将所学、所思、所感、所获应用于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将AI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之间也应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分享AI教学经验和案例,共同探索AI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实现共同成长。
学校层面: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学校是教师发展人工智能教学能力的重要促进者,应主动整合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构建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还应积极了解教师的实际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丰富的AI教学资源和工具,方便教师开展基于AI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而言,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AI教学研究,支持教师开展与AI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
学术界层面:构建AI教育理论,推广AI教育成果。学术界需要积极开展AI教育理论研究,探讨AI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构建AI教育的理论框架,为教师的AI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积极推广AI教育研究成果,提高社会对AI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需要关注AI教育伦理问题,例如数据隐私、算法歧视、人机关系等,为AI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伦理指导。
企业层面:提供AI产品与服务,开展院校合作。企业是推进智能教育的重要力量,应积极与学校展开合作,共同进行AI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企业可以开发符合教师实践应用需求的AI教育产品,为教师的AI教学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提供AI教育服务,帮助教师提升AI教学能力。企业还应与院校合作开展AI教育研究和实践,如共建AI教育实验室、共同开发AI教育课程、共同开展AI教育项目等,推动AI教育的发展。
相信未来,通过教师自身的学习实践,同时在学校的培训引导、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以及企业的技术支持下,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将不断提升,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教育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24年12月11日第14版
作者:韩锡斌 李 梦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