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金融安全:新网银行构建智能反诈防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AI的普及,金融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AI助力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精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并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AI新型诈骗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如何利用AI技术对抗AI新型诈骗,是当前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AI新型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技术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AI技术,通过生成虚假信息、模仿真实用户行为、绕过安全验证机制或自动执行诈骗脚本等手段,以非法牟取利益为目的,精心策划实施的诈骗活动。
面对AI新型诈骗的严峻挑战,新网银行积极探索AI驱动的金融反欺诈新思路,构建了“以攻为守”的多层次、多维度反欺诈防御体系,涵盖系统支撑、情报监控、多因素认证、智慧识别、智能升级及协同联动等多个核心环节,以期有效应对并预防各类新型欺诈行为,为金融机构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确保反欺诈工作的高效性和精准性,新网银行建立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反欺诈系统体系。该体系由情报信息、特征工厂、模型系统、决策引擎、名单管理、监控预警、案件调查等多个系统模块组成,共同构建一个闭环的反欺诈网络。这些系统模块之间紧密衔接、功能互补,形成高效协同、有机耦合的反诈合力。在面对AI新型诈骗时,该系统体系能够自动反应、精准识别并拦截潜在风险,为银行筑起一道坚固的反诈防线。
业务流程反欺诈是金融反欺诈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通过页面交互实时对抗欺诈行为。例如,在身份验证环节引入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并结合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传统安全措施,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多因素认证体系,增加欺诈者冒用身份的难度,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对于高风险的交易行为,还可通过5G视频通话技术进一步核验用户身份,防止欺诈者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欺诈活动。
智慧识别是反欺诈体系的核心环节,其关键在于利用AI技术对欺诈行为进行精准识别。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构建能够精准识别各种欺诈模式的智能模型。同时,通过异常检测等无监督学习技术,可以挖掘出偏离正常行为模式的异常交易,及时捕捉新型欺诈手段。此外,图像识别技术也被用于活体检测,以识别如2D照片、3D面具或换脸攻击等欺诈行为。最后,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可以将多源异构离散数据及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提炼为对客户风险的深度洞察,从而提升对团伙欺诈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智能升级是反欺诈体系持续发力的重要保障,其关键在于不断更新和优化反欺诈技术和策略。首先,技术研发是推动反欺诈技术不断进步的关键,金融机构应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探索新的反欺诈技术和方法。其次,完备的欺诈风险管理评价和监督体系是智能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标准和流程,不断优化反欺诈体系的性能和准确性。最后,模拟攻击演练是检验反欺诈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可以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模拟攻击演练,模拟各种欺诈场景和攻击方式,检验反欺诈体系的响应能力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的有力支持下,新网银行携手银联数据牵头发起金融反诈云联盟,旨在组建金融反诈云平台,通过金融机构间欺诈信息安全共享的方式,构建蓝名单信息价值分享网络,并接入国家反诈中心全国易感人群库,实现电信网络诈骗、不良代理投诉、有组织逃废债、不法贷款中介等新亚型犯罪行为的事前实时拦截、事中自动化预警以及事后联合司法打击。截至日前,金融反诈云平台已提供上千万次反诈服务。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行业在探索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安全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心可靠的服务体验。在这场“AI对AI”的博弈中,金融机构唯有未雨绸缪,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变局中掌握先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