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数据技术在金融机构的落地进展
爱分析自从去年年底,开始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头部的城商行交流大模型的落地进展。近期看到已经有开始落地的项目了。
本文主要分享爱分析看到的, AI 和数据技术在金融机构的落地进展,以及从银行决策层领导的视角,是如何看待大模型以及数据技术的。
分享嘉宾|张扬 爱分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
01
整个银行业在 23 年上半年,除了中行收入有接近8%的增长,绝大部分的头部银行收入增速基本上都不高,这可能也是未来一两年的情况。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再去看利润的时候,会发现利润仍在增长。去年其实这个情况会更明显,去年银行的利润增长基本上在 10% 以上,但是收入增长可能是个位数。
回归到银行领导关心的业务问题上,其实就是增量在缩小。过去做的消费金融的业务,基本上市场要接触天花板了,之后转去做财富,也碰到天花板了。在这个背景下,领导更关心如何去降本的问题。降本不一定是简单粗暴的砍人和砍资源,更有意义的其实是,降本之下的精细化运营怎么做。在服务银行期间,尤其是IT部门向行领导讲业务收益的时候,落脚点会落到精细化运营上。目前很多银行的用数理念已经比较成熟了,头部的国股行,行内差不多 50% - 60% 的人,都需要用数决策。用数决策包括自助的BI,包括直接看报表等,这个渗透率很高。其次,做数据开发的渗透率也很高。头部银行,每个月数据开发平台的月活会过万,包括数据开发的员工,业务的员工,数据科学家等。所以用数决策的理念已经不用太多强调。在整个过程当中,如何低成本用数,是后面比较重要分享的内容。另外,除了底层的取数和用数,还会涉及很多的底层技术设施,尤其在服务营销领域的时候。比如邮储银行案例,只有先完成底层标签的精细化,才有可能实现业务的精细化管理。那这些数据基础怎么建设,也需要跟行领导从精细化运营讲起,才能比较细致的讲清楚需求,落地思路等。02
上述分享了银行的业务围绕降本目标,使用精细化运营,以数据为抓手,如何协助精细化运营的思路。实际在数据应用建设的过程当中,IT部门会产生很多困惑。
举个例子,搭建一个数据中台,领导一定关心有什么效果, ROI 是什么?除了领导能使用的管理驾驶舱以外,其他的数据应用对领导感知比较低。这里就是底层做了数据能力的建设,但是上层的应用建设,包括数据运营没跟上。总结来说,数据在金融机构落地时,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一是从行领导角度看 ROI 太低,第二是数据运营跟不上。再回归到用数的过程中,业务部门经常反馈响应速度太慢,一个数据开发的需求可能要排期到一到两周后。其实这里经常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数据开发工作量很大,数据结构多、系统复杂,导致找数都要找很久,经常找到了又发现是错的,不是业务部门想要的。这里在跟业务部门协作时,涉及如何更好的沟通,才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效率,达到及时响应,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我们建议在实际跟行领导讲之前,可以先找一些数据应用,比如指标平台。原来的管理层驾驶舱都是固定的,那些数据可能跟不上业务变革,有的数据领导已经不看了,如果再开发一个新指标,又要响应很久。但如果是一个指标平台,就有很强的可组合性,响应速度也会增快。尤其指标平台里边有指标库,能使用的指标更多。对于领导来讲,会觉得这个指标平台就是数据中台。这就是比较有效果的落地,领导感知度也比较高。03
除了指标平台,DataOps也是关于业务部门快速取数,用数的实践。
DataOps现在实际落地比较少,国股行里边落地项目也还不是很多,这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落地案例。DataOps核心可以解决两个问题,都跟降本有关。第一,过去分行所有的数据需要T+1时段传到总行,这个过程中相当于存了两份。第二,各个分行都在做自己的数据开发,对于数据的定义和标准就不是完全一致的,导致数据上传到总行后要做二次治理,而且分行之间也不通用,复用性很低。可以发现这当中有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家股份制银行想解决的问题有两个,首先就是总分行的数据对齐问题,这背后除了数据标准需求外,还有降本的需求。其次就是取数和用数,业务部门和 IT 部门怎么去协作的问题。当时总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于是自上而下想要做的,所以如上图的左边所示:第一步是建规范,核心是流程和制度的改变。以前的流程都是先数据开发,到一定阶段跑不动了,再去做治理。现在新的方式是先做一个完整的数据标准,不一定是全行级的,针对某个业务域也可以,然后在各个分行落地。解决了数据口径的问题,T+1更新的数据就不会有太多错误。第二步是针对数据开发的问题,总行做了一个云平台,这个云平台是给所有分行做数据开发用的。在这个云平台中,解决了权限的问题,哪些数据哪些分行能看,哪些不能看,包括跨业务系统调数据的审批等。其次,建立了一套标准数据开发流程,最后分行所有的供应商都要根据统一的开发流程做数据开发,所以最后数据标准都是统一的。整个项目虽然前期建标准的过程中投入了比较多的人力,但是实际上省去了很多分行自己做数据开发的资源。总体上是一个降本的过程,并且解决了总分行数据流通的问题。上图右边解决的是取数和用数过程的问题。过去取数和用数需要一两周做完数据开发,最后可能拿到的还不是业务部门需要的。这个过程当中最好办法就是能够基于数据地图,方便快速地找到想要的数,并且能及时地跟业务部门确认是不是需要的数,另外一个比较好的路径就是借鉴之前做的数据开发,分行之间业务部门的需求会有相似之处,思路可以复用,这里主要解决的是业务和 IT沟通的问题。整体项目做完后,上述的云平台每个月的月活都在万级别,数据作业开发量还是比较大的。这里既解决了降本的问题,又解决了业务部门需要及时数据响应的问题。之前使用一到两周做的数据开发,现在是能够降到天级别的,这样是能够达到敏捷相应的要求的。实际现在看,银行里做到全行级数据字典的也不多。8 月份兴业银行发布了企业级的数据字典,大概用了500 人 10 个月去构建。类似这种重投入的项目,如果不是自上而下去推进的话,IT部门自己很难推进。
04
除了DataOps,另外一个银行业比较核心的需求是数据的实时分析。主要涉及流批一体的问题,同样也是与降本提效有关。
降本相关的内容是,过去如果是批处理一套,流处理一套,两个分开去做的话,至少从存储的角度来讲是两大套。换成流批一体的话,整体能够很好的支持上层的应用,另外很核心的是降低了存储的成本和维护的成本。另外流批一体还需要统一计算,主要是解决上层的实时应用场景,尤其偏风控类和营销类。比方说实时订单出来以后,有没有营销机会。风控里,尤其反欺诈会用到。
05从行领导的角度去看,基本将大模型作为 AI 的一个延伸技术,基于从产品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链路价值链里找应用场景。图中有传统的AI和大模型应用探索性场景的举例,当前比较多集中于市场营销环节,比如客服、营销物料、话术辅助等。现在看到的一个比较新颖比较好的案例与营销策略相关。比如沉睡客户唤醒场景是绝大部分银行比较头疼的问题。有些银行现在做的是首先把沉睡客户统一放到一个部门,比如放到客服部门,之前通常是人工做了两三套激活策略之后,效果不好,就放弃了。现在可以将整个营销策略作为prompt,放到大模型里,大模型可以给一些新策略出来,靠prompt可以生成一个闭环。这样做首先策略生成比过去靠人工经验要快很多,其次想验证效果也验证得比较快。最后每一个营销策略都会配大模型自动生成的文案。比如现在有 2000 万沉睡用户,先做人群圈选分了 10 个组,每组 200 万,做 10 个策略去测试,实际效果不好。现在有了大模型,可以生成可能 100 个甚至更多的策略,这些策略可以映射不同圈选人群。因为它是自动化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阶段性地筛选出来一些转化效率好一些的策略。这是以前靠人做不到的一个事情。所以沉睡客户唤醒的营销策略生成应用,是目前看到的比较贴近核心业务,且业务价值比较大的一个应用。目前这个场景还在验证的阶段。其次在风控领域,大模型的落地很多是偏贷后报告生成的应用,但实际上生成类的应用价值度比较小,且实际落地时,智能风控方面银行不太会考虑大模型,因为可解释比较弱。现在在尝试的多是偏交易的反欺诈,反欺诈拦截方面,但是目前和传统 AI的区别不大,所以总体来说,风控应该是比较难落地的场景。另一个落地比较多的场景在运营管理,包括知识库,大模型客服等。这里面比较有价值的落地场景是跟数据结合,做对话式数据分析。有三个方面能用到大模型,第一是意图识别,第二是取数阶段生成SQL语句,第三是做数据下钻分析。现在看到的已经落地的对话式数据分析,做的比较好的取数准确率能做到90%,业务部门反馈还比较正常。目前意图识别和生成 SQL 语句已经不难了,但是在下钻分析的时候,问题比较多,比如有一个消费品方向的案例,库存突然少了30万,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些还需要人工查,问题是出在数据本身,数据同步,还是计算等方面。06
最后分享一个银行大模型的落地案例。
案例中,大模型首先需要单点切入,然后进行纵向深挖和横向拓展。案例通过财报的一个Copilot切入,所以横向拓展的时候比较简单。更核心的是纵向的深挖。比如,从财报助手角度入手,首先是归纳取到信息的能力,第二步需要能做信息的分析,比如通过业务营收等数据分析盈利能力。最后最核心的是能做根因分析,这个是当前大模型重点在尝试突破的问题。现在大家在用的都是生成式大模型,未来价值度比较高的会是有一定决策能力的大模型。以上就是今年调研的,一些数据和AI大模型,在银行的一些落地案例。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