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行业应用 > 未来农业有多酷,这群年轻人用AI种番茄

未来农业有多酷,这群年轻人用AI种番茄

新火种    2023-10-21

历经210天激烈角逐,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结果揭晓。

4月25日,由北京极星农业牵头,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产学研”一体化团队番茄快长TomaGrow获得冠军。

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由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瓦赫宁根大学提供技术指导。与第一届的“科技种草莓”相似,今年的大赛命题是“科技种番茄”,以“既要种得多,又要种得好”为目标,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化可行性。赛事共吸引了全球15支团队120多名研究人员参赛。最终4支队伍闯入决赛,其中既有高校背景的学术研究者,也有商业化种植的从业者。

去年10月开始,入围决赛的选手分别在北京、上海、浙江、荷兰等地,通过软件远程控制位于云南昆明大赛基地的智能温室,结合营养学、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精准农业技术种植番茄。评审结果显示,4支决赛团队的番茄平均产量达到了传统种植的两倍左右,营养价值也符合高品质的行业标准。

用AI种番茄自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采用粮食不安全经历分级法收集相关数据以来,全球的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从2014年的22.6%上升到2019年的26.6%。预计世界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近90亿,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提升农作物产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I在未来可以帮助种植者提高下限,而且种植者也可以反向帮助AI提高上限。”

番茄快长TomaGrow队长徐丹介绍,比赛中,团队对AI 系统给出的光照、温度、水肥等策略建议,经由种植专家根据经验修改后再应用,并把专家意见反馈 AI,实现“人机融合智能”。团队经验与 AI 策略相结合,优势互补,有效避免了传感器或温室设备故障造成的算法失误。最终在3个多月采收期内,番茄快长TomaGrow实现每平方米的番茄产量12.5公斤。

智茄CyberTomato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种植生产管理,每天采集番茄的环境、生长和植株数据,并形成日志和管控需求。另一组则负责AI视觉技术,结合管控需求和图片数据、病害数据等,建立预测信息数据库,监测番茄承受度和病虫害,并开发云平台对种植平台进行智慧管控。最终,智茄CyberTomato在有效产量、风味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总分排名第二,荣获卓越奖、算法突出奖。

“与单一视频监控不同,计算机通过图像和数据库分析判断并指出问题,实现了全自动过程。只要温室种植智能化程度足够高,机器人或一些机械装置也将有条件介入,自动去除有病植株、叶片和果实,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茄CyberTomato队长赵然介绍。

“番茄的智慧化种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学科交叉。”农圣大脑Horti-AI队长祝清震说,番茄智慧温室化种植涉及环境控制、水肥管理、植保管理和农事操作管理4个核心环节。比赛过程中,该团队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将种植者经验、历史数据和番茄图像识别数据标准化,建立了樱桃番茄种植知识结构和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云托管服务系统,该系统商业化后将能显著提升种植效率。最终,该团队在决赛中获得优秀奖、商业化突出奖。

新农人探索数字农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农业的结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农业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能够让农业更高产、更智慧,让农民收入更多,让消费者吃到更加有营养的农产品。“从小觉得干农业本身还是一件挺光荣的事情。”

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徐丹,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深造期间,意识到我国现代农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毕业后放弃博士学位,回国创业,潜心于智慧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本次比赛中,徐丹和团队成员也意识到,如何快速培养出更多新的种植者,并快速适应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残酷而现实的问题。

“每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总有一个问题不时地冒出来——自己将来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4年,从小对传统农业有深刻体验的祝清震,从一家汽车设计企业辞职,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师从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专家赵春江院士,投身智慧农业研究。广阔农村,大有作为。

“智茄”也是一支“90后”挑大梁的团队。虽然很多队员还是博士在读,种植经验相对较少,但他们全情投入。有时,他们是科学家,开发炫酷的新型算法;有时,他们是工人,搬运、安装、调试各类设备;有时,他们又是程序员,开发智慧管控云平台的前、后端,形成产品雏形。“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李道亮在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峰会上表示,“打造高水平农业科研人才队伍,需要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同时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塑造。该赛事搭建了农业人才切磋和交流的平台,是一种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自成立以来就将农业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去年8月,该公司又宣布了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重大需求的“百亿农研专项”,以前沿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其中就包括连续两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推动精准种植技术在农业中加速落地应用。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开办以来,八成参赛者为“90后”。“改善农业产业的驱动力源于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拼多多高级副总裁朱健翀在峰会上表示,“通过本次大赛,我们清晰地看到,农业科技的低成本应用能够很好地提升农业的生产与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坚信,这些技术的迭代与推广,可以为农产品创造更多附加值,从而为广大农业种植者带来更多收入。”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认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提供了一个独特平台,吸引年轻人、技术工作者、创新者、私营部门和研究机构,针对小农的具体需求,共同打造解决小农实际问题的实用型解决方案,以及开发提高效率的数字农业技术模型。

这些由年轻人开发出来的本地化的番茄种植解决方案,最终将有可能被商业化,为当地农户带去切实的产量提升。“未来的农业真的很酷,有了你们,会更酷。”在4月25日举办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线上峰会上,徐丹邀请更多年轻人加入智慧农业的事业中。

(罗旭)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