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上海金山的水田里插秧,一亩地只要8
6月15日至17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媒体探营活动来到金山乡间,探营国内首个集研发、科创、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人工智能科创综合体。在智慧农场的试验田地里,一台人工智能全自动插秧机器人正在演示工作流程。秧苗整整齐齐地被机械装置插进水田里,来回一趟大约8-10分钟,插秧的地约1亩。
这是集合AI智能算法、视觉识别、定位导航、神经网络、结构学、运动学、流体力学、电气及自动化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通过自主研发的SWEET OS及SAIGA架构,无疑是对传统农业机械进行颠覆性革新。
AI机器人在旋耕、畦垄、播种、植保作业上已完全替代人工,全程仅需一名操作人员在电脑端或手机端操作即可,极大的节省了人工,解决了农业种植用工老龄化严重和短缺的问题。同时机器操作更智能便捷,对农药喷洒控制量更精准,除虫频次更高,在农业种植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可带动全市绿叶菜种植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上海设有5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和300亩试验基地,目前已研发包括AI旋耕机器人、AI做畦机器人、AI播种机器人、AI植保机器人、AI采收机器人多款应用于园艺、大田、国林三大板块的智能机器人,在智能机器上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果蔬植株在种植的时候,可采用固定间距的种植方法种植。随着植株的生长,叶子及果实的形态将发生改变,”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春云称,这是基于图神经网络的3D果蔬检测技术,但其整体布局变化的改变相对较小,所以采用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重点在于植株的分布结构,减弱植株的生长形态影响,可以获得更快的识别效果和精度。
通过点甜AI机器人在叮咚买菜廊下基地的应用,综合测算下来亩均机器使用成本是传统农机的1/10。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