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行业应用 > AI诈骗成功率百分百?防范眼见不为实金融领域已有成熟技术

AI诈骗成功率百分百?防范眼见不为实金融领域已有成熟技术

新火种    2023-10-20

原本促进科技进步的人工智能(AI)技术,近期却变成了新型诈骗的“狼外婆”。随着AI换脸、合成语音等技术的发展,普通人接触到各种先进生成工具变得不费吹灰之力,制作出越发难以识别的高质量deepfake(深度造伪技术,简称“深伪”)视频也越来越容易。不少网友担忧,若这些技术运用到金融诈骗案件中,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AI诈骗对金融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金融领域如何AI防深伪?

5月3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科技专家表示,近些年,随着deepfake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图像视频生成技术的流行,这种利用深伪技术绕过人脸识别流程的趋势有所增长,对金融机构一直以来使用的实名认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AI技术并非无懈可击。”度小满数据智能部总经理、度小满技术委员会执行主席杨青表示,金融领域的AI防深伪,应该针对整个闭环、每个节点的安全性进行巩固和创新。当前,金融行业应对deepfake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和方案,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相关攻击。

眼见不为实?

Deepfake视频对实名认证系统造成威胁近期,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的案件将AI诈骗推向热搜。在该案件中,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幸运的是336.84万元被骗资金已经被拦截,而其中用到的便是“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AIGC技术的大爆发,更使得制作难以识别的deepfake视频越来越容易,这对金融机构一直以来使用的实名认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对人脸识别应用普遍的金融行业来说,防深伪攻击也显得尤为重要。

杨青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金融行业,由deepfake产生的欺诈主要是身份欺诈,即通过深度伪造的虚假图像和视频来冒充他人身份,骗过金融信贷流程中的身份核验系统,进而实施盗刷和恶意注册等。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核身专家冯月表示,活体防伪、中介识别等技术的核心功能便是能够避免人脸识别的自身缺陷,有效识别照片、视频、面具、仿真模型等,如在包头市这起案件中出现的换脸、变声欺诈行为。“如果聚焦到换脸技术和拟声技术两个关键问题上,它主要的难题就是基础数据的获取、训练框架、实时渲染三项。”冯月表示,数据层面上,从社交媒体等社工库可以获取冒充对象的影音信息,亦或者是从丢失的黑产手机的相册、聊天记录中提取。训练框架上,目前国内几个主流的短视频平台的剪辑软件中都支持换脸特效,并且没有警示信息,国外的开源框架中合成方法超过30种。在实时渲染上,通过对手机刷机、安装侵入软件等攻击操作也可以实现劫持渲染。

诈骗100%成功率?金融机构已有成熟“防深伪”技术落地用deepfake技术来攻击金融机构,是否可以100%成功?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技术本身并非毫无破绽。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已有相关的落地举措与相关技术应用。比如活体防伪、中介识别等技术在金融业务场景中也已得以应用。“要识别认证内容是否造假,最好的办法是交给AI去解决,研发‘反deepfake’检测算法。”在杨青看来,随着新的deepfake工具不断涌现,金融行业要应对的深伪攻击会更多。未来更多的鉴伪技术应该集中去挖掘语义特征、跨模态特征等,让模型利用可解释性强的高层语义去鉴伪。

杨青介绍,度小满防深伪检测模型的算法策略从三个维度入手。首先生成瑕疵,检测模型则能将“基本肉眼可见”的特征都提取出来,设计特定的分析算子,从而进行分析研判。其次是固有属性,由于不同摄像机拥有不同的设备指纹,类似GAN这种模型在生成人脸时也会留下独特的用于识别生成器的指纹,因此经过对比就能发现端倪。最后,高层语义,指的是检测面部动作单元(肌肉群)协调性、面部各区域朝向一致性、视频微观连续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这些细节建模困难、难以复制,很容易抓到把柄。

冯月亦表示,马上消费金融基于此类技术创新,目前已经能够做到将99%的批量欺诈攻击拦截在外,有效防范伪造信息、中介代办、伪冒申请、多头借贷、电信诈骗等风险。而相较于处于整体环节末端的金融机构,更前一步的,社交软件有义务引入鉴伪机制,并实时对用户进行通话鉴真提醒,标记对端用户是否有行为异常、图像伪造异常、声音伪造异常。更早的风险提示信息,可以更有效地阻隔风险结果的发生。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公众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目前有一类技术可以保障用户的数据不被用于换脸、变声,这类技术叫对抗样本技术。以人脸图像为例,通过对该图像混入肉眼不可见的对抗扰动蒙版,可以使换脸技术失效。用户可以使用该类技术对自己社交媒体公开的图像、语音等媒体信息进行对抗保护后再公开。“不要随便点击不明的短信链接、邮件链接等,不随意扫描不明来源二维码、下载APP,不轻易提供人脸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冯月建议,无法保证手机等移动设备不丢失,可以在平时定期清理微信聊天记录,具有亲近关系的人隐藏相关痕迹,将手机相册加密、或者启动手机的数据保护功能等,这些日常行为都有可能将诈骗拦截在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徐超

校对 陈荻雁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