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行业应用 > 聚焦民企创新发展丨知行智能公司:以创新立命的智慧环保“专精特新”

聚焦民企创新发展丨知行智能公司:以创新立命的智慧环保“专精特新”

新火种    2023-10-20

成立五年,年营收破亿,带动中科智创等本地10多家上下游中小软件及服务企业发展,用小型企业的规模,创造出大型企业的产值。这是两江新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庆知行数联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知行智能公司")的一个个亮眼标签。

营收一年一台阶 最高成百倍增长

知行智能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生态环境信息化、智能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团体标准制订。

"当时创业方向主要有底层传感、平台工具、应用技术等可供选择,底层传感是最前端基础,但起步最早行业已处于红海,平台工具大型巨头的竞争冲击,我们就选择了智能化、信息化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的应用级下手,加之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这一领域企业较少,我们觉得还大有作为。"谈及创业赛道的选择,知行智能公司总经理邓佳说。

这样一来,传感器这些基础设施别人已经建设好,云平台等工具又可与外部合作,知行智能公司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了轻装前行。

但创业维艰,最开始的知行智能公司在业内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东拼西凑,几位联合创始人一起筹到了不到300万的启动资金来支撑企业运营。

"我们刚开始单子‘来者不拒’,不挣钱都没关系,主要就为了积累案例经验。"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公司第一笔突破性订单,那是2018年底,公司第一次接到了一笔29万元的小订单。

这笔订单的成功落地,代表着知行智能公司的技术获得了认可,为企业后续市场推广降低了难度。

之后,2019年,知行智能公司一举拿下三个省级项目;2020年,公司斩获二个千万级项目;2021年,公司突破重庆地域限制,拿下多个外省千万级项目;2022年,公司成为国家级系统信息化运维单位。在知行智能实施的项目中,屡次获得全国数字环保优秀应用案例,国家工信部物联网示范项目,重庆市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等称号,迅速奠定了行业地位。

这些省、市、区标杆项目的突破,给予了知行智能公司莫大的鼓舞,使其在圈内开始小有名气。在示范项目带动下,公司业务也逐步覆盖北京、四川、云南、吉林、贵州等多个省市,涉及50余个智慧环保项目,营收也水涨船高。2018年,公司营收20余万元;2019年突破2000万元;2021年更是提升至近亿元。

营收一年一台阶,最高成百倍增长的秘诀在哪儿?

"优秀的专家团队,无限的创新投入。"邓佳提到。

人才是底气 创新是核心

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他内生的规律,知行智能一直按照技术人才壁垒、资质案例壁垒、大项目示范壁垒、资本壁垒在逐步突破。

生态环境智能化这一领域,是个"八爪鱼"型的综合行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技术融合,需要多项企业资质,资质越全代表技术水平越高。这就要求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相关资质,获得行业"敲门砖"。

目前,企业已获得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卫生、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业务务连续性、CMMI3、ITSS、建筑智能化、安全生产许可、污染设施运维等资质认证,成为业内为数不多"行业资质全面"的企业。

知行智能公司每项资质背后,关键在于人才的积淀。邓佳表示,人才是公司的制胜法宝,让我们有了与业内头部企业掰手腕的底气。很多初次接触到公司的人会感叹,没想到一个小微企业居然聚集这么多高级人才。

公司人员具备PMP国际认证的项目管理资格人员超过10%,这一业内平均水平为3%,各类专业资质证书持有量达到85%,几乎做到人人持证。

据介绍,知行智能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79%。比如创始人邓佳,研究生学历,拥有环保领域丰富工作经验,具有把很技术发展方向、全国范围集聚人才和技术的能力。再比如副总经理沈伟,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拥有20余年信息化团队管理和重大项目实施经验作为信息技术带头人;公司研发总监朱高洪,环境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领域专家,从事信息化、环保工作近十年;还有任海燕博士,罗鹏高级工程师等一众研发及工程实施专家。

人才的积累也带来了技术不断创新。公司自主研发AI识别算法产品、数值及机理模型等,填补了部分市场空白,减轻一线工作人员强度,提高了环境污染快速精准的决策分析能力。

"视频AI识别系统即自动分析实时监控图像,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实现报警信息自动推送和录像存档,并及时推送到问题处置管理模块。各种模型有效的提供辅助分析与决策,指导污染精准防控治理。"朱高洪介绍。

公司从咨询设计、应用系统开发、专业设备、系统集成、运行维护五大服务领域出发,打造有区域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等产品,为环境精准防控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不断加强研发,保持竞争力。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323万元,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 14.6%,拥有软著及专利超70项,而企业研发中心已获评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保领域相关标准也会日益增强,对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信息系统建设并非一锤子买卖,后期运维也能带来长尾效应。我们将在生态环境领域深耕,即使商业价值不成功,为绿水青山做些贡献,我们的付出就很值得。"邓佳说,所以生态环境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也会日新月异,公司每年会坚持高额研发费用的投入,保持企业生命力。目前,公司正在大模型、语义识别等方向与环保领域的结合进行探索与实践。

下一步,公司将逐渐从项目为主转向产品致胜,打造一支具有国内先进性、完整性、行业领先的高精尖团队,以研发创新为驱动,不断增强技术能力和重点项目,实现持续向上的健康发展,成为国家级优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型企业。

(记者 张廉 摄影 王吉)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