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英伟达黄仁勋:未来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附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分析】
近日,英伟达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席了2024届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在这个重要的学术场合中,黄仁勋被授予了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发表了演讲,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变革和未来发展。他指出,随着认知智能基础模型和物理智能基础模型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
在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的对话中,黄仁勋强调,我们在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已经使得通过文字生成视频,例如,只需一个简单的指令“Jensen拿起咖啡杯喝一口”,先进的AI系统就能迅速生成与之相应的视频。如果AI能够通过文字生成这样的视频,那么它同样有能力生成指令来控制机械臂完成相同的动作。因此,从生成式AI到通用机器人,这一跨越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了。
黄仁勋预测,未来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几乎仅限于这三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类型的机器人都很难实现大规模量产。这三种机器人分别是: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他认为,汽车之所以能够成为大规模生产的候选者,是因为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适应汽车的世界;无人机则因其能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而展现出巨大的生产潜力;至于人形机器人,黄仁勋更是给予了高度的期望,他指出:“产量最大的将是人形机器人,因为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完全适应人类生存的世界,这也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仁勋还强调了大规模生产在推动技术进步中关键作用。他认为,高投入的研发(R&D)能够带来突破性技术成果,进而生产出更优秀产品,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规模扩大。这种良性循环被称为技术飞轮效应,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
此外,黄仁勋还特别提到了大湾区在全球范围内的独特优势。他指出,大湾区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这为该地区的科技创新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相比之下,尽管日本和德国在机电工业方面实力强大,但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却明显落后,亟需加大投入以迎头赶上。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关键增长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关键增长点主要包括:智能化电动车、人工智能技术、车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汽车共享平台。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潜力,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投资者积极的参与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来看:
①智能化电动车:目前,电动车智能化已成为行业趋势,智能化电动车包括自动驾驶技术、雷达感应技术等车人深度交互的现代技术,已成为提升客户体验的发展趋势之一。
②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方面。
③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使得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互联,同时也将推动车联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④云计算技术: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使得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互联,同时也将推动车联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⑤数字化汽车共享平台:目前,多家车企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共享汽车APP,包括网约车以及自用租车平台等。未来,随着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趋势持续演变,将涌入更多汽车共享平台。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预计销量将突破1300万辆。
前瞻产业研究院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
无人机行业前景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遥遥领先,美日韩平稳波动
从趋势上看,2010-2013年,各国无人机专利申请数量相差不大。2014年起,中国逐渐与其他国家拉开差距,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为2.53万项。
2010-2023年,美国无人机年度专利申请量较韩国和日本更多。2023年,美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为1027项,韩国和日本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分别为713项和303项。
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大疆创新是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领头羊,根据全球无人机市场研究机构Drone Industry Insight数据,2023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大疆创新、Skydio、极飞科技、Parrot、纵横股份,行业全球排名前五中有三家公司为中国公司,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我国无人机产业拥有领先优势,警用航空发展加速。对于整个低空经济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发布的《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5年国家支撑经济发展的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期达到2600万架,同期,无人机驾驶员也将增长到63万名。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达6万多亿元。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人形机器人应用市场将由细分领域突破到通用型
以自动驾驶为例,从L1到L3经历了5年以上的迭代,而完全自动驾驶L5还需要时间。人形机器人的成熟也是逐步进行的,首先在细分市场率先商业化,如工厂生产、安防巡检、物流配送、服务业引导、救援和军事等领域。初始阶段功能单一,随后逐步成熟,转变为通用型机器人,从Tob(企业对企业)转为Toc(企业对消费者),进入家政等市场。在更遥远的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目前较有潜力的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主要面向制造业、航天探索、生活服务业、高校科研等,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有望实现制造业场景应用的突破,小批量应用于电子、汽车等生产制造环境。
根据2023年5月GGII发布的报告预测,预计到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5%,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参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25%的数值测算,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